字的含义

枚字的解释

  • 五行:
  • 康熙笔画:8
  • 拼音:méi
  • 繁体:
  • 笔画:8
  • 部首:

枚字寓意

【枚】 méi 树干:伐其条。 古代行军时防止士卒喧哗的用具,状如箸,衔在口中:“又如赴敌之兵,衔疾走,不闻号令,但闻人马之行声”。 马鞭:以数(sh )阖(用马鞭指点着数门扇)。 量词,相当于“个”,多用于形体小的东西:一别针。不胜举(一个一个地举不完)。 姓。

枚字解释

【枚】[①][méi][《廣韻》莫杯切,平灰,明。](1)树干。(2)门钉。(3)古代行军时士卒衔于口用以禁止喧哗的器具,形如箸。(4)钟乳。古代钟器上的饰物。(5)一一;逐个。参见“卜”、“舉”、“數”。(6)指占卜。(7)长度单位,即一分。(8)量词。相当于个、只。(9)量词。相当于条、块。(10)量词。相当于件、支。(11)姓。汉有乘。见《汉书》本传。

枚字诗词来源

【枚】鲰生侍从忝王枚,右掖司言实不才。初唐·作者:李显《十月诞辰内殿宴群臣效柏梁体联句》
报道四更笳鼓响,衔枚袭虏献俘囚。初唐·作者:陈元光《候夜行师七唱 其五》
枚马先归不相待。盛唐·作者:李白《梁园吟》
当时置酒延枚叟,肯料平台狐兔走。唐·作者:岑参《梁园歌送河南王说判官》
遥羡枚皋扈仙跸,偏承霄汉渥恩浓。唐·作者:钱起《和李员外扈驾幸温泉宫》
梦中美酒酬枚乘,江上秋风属屈平。唐·作者:林藻《晚泊鄞阳》
车载牲牢瓮舁酒,并召宾客延邹枚。中唐·作者:韩愈《忆昨行和张十一》
东马严徐已奋飞,枚皋即召穷且忍。中唐·作者:韩愈《赠崔立之评事》
先鸣馀勇争鼓舞,未至衔枚颜色沮。中唐·作者:刘禹锡《竞渡曲》
簪笔此时方侍从,却思金马笑邹枚。唐·作者:李绅《忆春日太液池亭候对》
低头绿草羞枚乘,刺眼红花笑杜鹃。唐·作者:李绅《遥知元九送王行周游越》
邹枚未用争诗酒,且饮梁王贺喜杯。唐·作者:白居易《喜梦得自冯翊归洛兼呈令公》
今日邹枚俱在洛,梁园置酒召何人。唐·作者:白居易《洛下雪中频与刘李二宾客宴集因寄汴州李尚书》
雪销酒尽梁王起,便是邹枚分散时。唐·作者:白居易《裴令公席上赠别梦得》
邹生枚叟非无兴,唯待梁王召即来。唐·作者:白居易《酬令公雪中见赠讶不与梦得同相访》
梁王旧馆雪濛濛,愁杀邹枚二老翁。唐·作者:白居易《过裴令公宅二绝句 其二》
何意枚皋正承诏,瞥然尘念到江阴。中唐·作者:元稹《酬乐天八月十五夜禁中独直玩月见寄》
慕良将,拣人材,出天入地选良枚。唐·作者:张文彻《龙泉神剑歌》
卷旆风行宵渡碛,衔枚电扫晓应还。唐·作者:盖嘉运《杂曲歌辞 伊州 入破第三》
待得枚皋相见日,自应妆镜笑蹉跎。唐·作者:杜牧《见刘秀才与池州妓别》

枚字的康熙字典解释

【枚】【辰集中】【木字部】 枚; 康熙笔画:8; 页码:页516第08【廣韻】莫杯切【集韻】【韻會】【正韻】謨杯切, 音梅。【說文】幹也,可爲杖。从木从攴。【詩·大雅】施于條枚。【徐曰】自條而出也,枝曰條,幹曰枚。 又个也。【書·大禹謨】枚卜功臣。【註】一一卜之也。【前漢·食貨志】二枚爲一朋。【五行志】拔宮中樹,七圍以上十六枚。 又枚筮,不指其事,汎卜吉凶也。【左傳·昭十二年】南蒯枚筮之。 又馬箠曰枚。【左傳·襄十八年】以枚數闔。 又銜枚,枚狀如箸,口橫銜之,繣結於項也。【周禮·秋官】銜枚氏掌司囂。 又鐘乳也。【周禮·冬官考工記】鐘帶謂之篆,篆閒謂之枚。 又枚枚,礱密也。【詩·魯頌】閟宮有侐,實實枚枚。 又屋內重檐曰雙枚。【何晏·景福殿賦】雙枚旣修。 又姓。【統譜】周枚被,漢枚乗。考證:〔【左傳·襄十一年】〕 謹照原文十一年改十八年。

与枚字有相同康熙笔画数的字

与枚字有相同简体笔画数的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