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的含义

枏字的解释

  • 五行:
  • 康熙笔画:8
  • 拼音:nán
  • 繁体:
  • 笔画:8
  • 部首:

枏字寓意

【枏】 nán 同“楠”。

枏字解释

【枏】[①][nán][《廣韻》那含切,平覃,泥。]亦作“1”。亦作“柟1”。常绿大乔木。叶椭圆形或长披针形,革质,下面有毛。花小,绿色。结浆果,蓝黑色。木材坚密芳香,为贵重的建筑材料,也可供造船用。产于云南、四川、贵州、湖南等地。

枏字诗词来源

【枏】不知叠嶂夜来雨,清晓石楠花乱流。唐·作者:祖咏《句》
倚江楠树草堂前,故老相传二百年。唐·作者:杜甫《楠树为风雨所拔叹》
楚江长流对楚寺,楠木幽生赤崖背。唐·作者:严武《题巴州光福寺楠木》
石楠红叶透帘春,忆得妆成下锦茵。中唐·作者:权德舆《石楠树》
留得行人忘却归,雨中须是石楠枝。中唐·作者:王建《看石楠花》
畬田有粟何不啄,石楠有枝何不栖?唐·作者:白居易《山鹧鸪》
野客思将池上学,石楠红叶不堪书。唐·作者:鲍溶《寄王璠侍御求蜀笺》
尽日伤心人不见,石榴花满旧琴台。唐·作者:许浑《游楞伽寺》
荒唐大树悉楠桂,细碎枯草多兰荪。中唐·作者:唐扶《使南海道长沙题道林岳麓寺》
矗竹为篱松作门,石楠阴底藉芳荪。唐·作者:段成式《题石泉兰若》
山头兰若石楠春,山下清明烟火新。唐·作者:李郢《清明日题一公禅室》
澹景微阴正送梅,幽人逃暑瘿楠杯。唐·作者:皮日休《夏景无事因怀章来二上人二首 其一》
此时枉欠高散物,楠瘤作樽石作垆。唐·作者:皮日休《奉和鲁望独夜有怀吴体见寄》
瘿木杯,杉赘楠瘤刳得来。唐·作者:皮日休《杂体诗 其二 夜会问荅十》
丹桂石楠宜并长,秦云楚雨暗相和。唐末·作者:司空图《淅上 其一》
客处偷闲未是闲,石楠虽好懒频攀。唐末·作者:司空图《石楠》
松柏楼窗楠木板,暖风吹过一团香。前蜀·作者:花蕊夫人徐氏《宫词 其七十一》
小雨霏微润绿苔,石楠红杏傍池开。前蜀·作者:花蕊夫人徐氏《宫词 其八十九》
公署石楠圆似盖,画楼北面当厅桧。北宋·作者:田锡《桐溪行》
绿叶红葩古墙畔,风光羞杀石楠枝。北宋·作者:释智圆《戏题夜合树》

枏字的康熙字典解释

【枏】【辰集中】【木字部】 枏; 康熙笔画:8; 页码:页515第07【集韻】【韻會】【正韻】 那含切,音南。【說文】木名。梅也。【史記·貨殖傳】江南出枏梓。【山海經】虖勺之山,其木多梓枏。【任昉·述異記】黃金山有枏木,一年東榮西枯,一年西榮東枯,張華謂之交讓木。 又【爾雅·釋木】梅,枏。【郭註】似杏而酢。【陸疏廣要】《爾雅》之梅枏,乃似豫章者,古稱楩楠豫章,景純不得以似杏實酢解之。 又【廣韻】汝鹽切【集韻】【韻會】如占切【正韻】而占切, 冉平聲。又【廣韻】而琰切,音冉。義 同。 或作柟。俗作楠,非。

与枏字同五行属的字

    与枏字有相同康熙笔画数的字

    与枏字有相同简体笔画数的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