绸字的含义
绸字的解释
绸
- 五行:金
- 康熙笔画:14
- 拼音:chóu
- 繁体:綢
- 笔画:11
- 部首:纟
绸字寓意
【绸】绸 (綢) chóu 一种薄而软的丝织品:绸子。纺绸。绸缎。 束缚,缠绕:绸缪(a.缠绕捆缚,如“迨天之未阴雨,彻波桑土,绸绸牖户”,意思是没下雨之前,就要把门窗捆绑牢固,后遂用“未雨绸缪”喻事前做好准备工作;b.缠绵,如“情意绸绸”)。 古同“稠”,致密。
绸字解释
【绸】[①][chóu][《廣韻》直由切,平尤,澄。]“绸1”的繁体字。(1)缠绕。参见“綢繆”。(2)束缚。(3)丝织物的通称。(4)通“稠”。多而密。[②][tāo][《廣韻》土刀切,平豪,透。]“绸2”的繁体字。通“韜1”。缠裹;套。
绸字诗词来源
【绸】千金邀顾不可酬,乃独遇之尽绸缪。中唐·作者:韩愈《刘生诗》
四海齐名白与刘,百年交分两绸缪。唐·作者:白居易《哭刘尚书梦得二首 其一》
负妾当时寤寐求,从兹粉面阻绸缪。唐·作者:明月潭龙女《与何光远赠荅诗 其六》
省司府局正绸缪,殷梦元知作解头。唐·作者:广文诸生《诗一首》
君与田苏即旧游,我于交分亦绸缪。唐末·作者:罗隐《清明日曲江怀友》
贤路绸缪早奋庸,搢绅元许黑头公。北宋·作者:宋庠《次韵和吴侍郎答汝州刘从事》
早年交契最绸缪,垂老江城为少留。北宋·作者:陈升之《送程给事知越州》
想咏五君夸屡荐,为凭三鸟寄绸缪。北宋·作者:刘敞《寄襄阳舅氏龙图》
疑此冶容诗所忌,故将樛木比绸缪。北宋·作者:王安石《酴醾金沙二花合发》
势利白头何足道,古人倾盖有绸缪。北宋·作者:王安石《示李叔时二首 其二》
寄声万里心绸缪,莫道异趣无相求。北宋·作者:王安石《奉使道中寄育王山长老常坦》
忆昔论心两绸缪,那知相送不得留。北宋·作者:王安石《相送行效张籍》
感君绸缪逐君去,成君家计良辛苦。北宋·作者:王安石《君难托》
古屋萧萧卧不周,披裘起坐兴绸缪。北宋·作者:王安国《游庐山宿栖贤寺》
惟有梦魂长缭绕,共论唐史更绸缪。北宋·作者:苏轼《渝州寄王道矩》
缺月向人舒窈窕,三星当户照绸缪。北宋·作者:苏轼《浣溪沙 新秋》
软语绸缪霜夜永,停灯温火共留连。北宋·作者:李之仪《宿无锡寿圣院赠明祖禅老》
虏廷一意向中原,言语绸缪礼亦虔。北宋·作者:苏辙《奉使契丹二十八首 其四 神水馆寄子瞻兄四绝》
时有过客悲先王,绸缪牖户彻桑土。北宋·作者:苏辙《和子瞻凤翔八观八首 其一 石鼓》
万事峥嵘不自由,年来书信最绸缪。北宋·作者:孔武仲《经父云自到京止得一书颇怀忧想因寄》
四海齐名白与刘,百年交分两绸缪。唐·作者:白居易《哭刘尚书梦得二首 其一》
负妾当时寤寐求,从兹粉面阻绸缪。唐·作者:明月潭龙女《与何光远赠荅诗 其六》
省司府局正绸缪,殷梦元知作解头。唐·作者:广文诸生《诗一首》
君与田苏即旧游,我于交分亦绸缪。唐末·作者:罗隐《清明日曲江怀友》
贤路绸缪早奋庸,搢绅元许黑头公。北宋·作者:宋庠《次韵和吴侍郎答汝州刘从事》
早年交契最绸缪,垂老江城为少留。北宋·作者:陈升之《送程给事知越州》
想咏五君夸屡荐,为凭三鸟寄绸缪。北宋·作者:刘敞《寄襄阳舅氏龙图》
疑此冶容诗所忌,故将樛木比绸缪。北宋·作者:王安石《酴醾金沙二花合发》
势利白头何足道,古人倾盖有绸缪。北宋·作者:王安石《示李叔时二首 其二》
寄声万里心绸缪,莫道异趣无相求。北宋·作者:王安石《奉使道中寄育王山长老常坦》
忆昔论心两绸缪,那知相送不得留。北宋·作者:王安石《相送行效张籍》
感君绸缪逐君去,成君家计良辛苦。北宋·作者:王安石《君难托》
古屋萧萧卧不周,披裘起坐兴绸缪。北宋·作者:王安国《游庐山宿栖贤寺》
惟有梦魂长缭绕,共论唐史更绸缪。北宋·作者:苏轼《渝州寄王道矩》
缺月向人舒窈窕,三星当户照绸缪。北宋·作者:苏轼《浣溪沙 新秋》
软语绸缪霜夜永,停灯温火共留连。北宋·作者:李之仪《宿无锡寿圣院赠明祖禅老》
虏廷一意向中原,言语绸缪礼亦虔。北宋·作者:苏辙《奉使契丹二十八首 其四 神水馆寄子瞻兄四绝》
时有过客悲先王,绸缪牖户彻桑土。北宋·作者:苏辙《和子瞻凤翔八观八首 其一 石鼓》
万事峥嵘不自由,年来书信最绸缪。北宋·作者:孔武仲《经父云自到京止得一书颇怀忧想因寄》
绸字的康熙字典解释
【绸】【未集中】【糸字部】 綢; 康熙笔画:14; 页码:页944第25【廣韻】直由切【集韻】陳留切, 音儔。【說文】繆也。【詩·唐風】綢繆束薪。【傳】綢繆,猶纏緜也。 又【詩·小雅】綢直如髮。【傳】密直如髮也。【疏】綢者,綢緻之言,故爲密也。 又【楚辭·九歌】薛荔柏兮蕙綢。【註】綢,縛束也。 又【廣韻】土刀切【集韻】他刀切, 音韜。【禮·檀弓】綢練設旐。【註】以練綢旗之杠。【爾雅·釋天】素錦綢杠。【註】以白地錦韜旗之竿。【前漢·司馬相如傳】靡屈虹而爲綢。【註】綢,韜也。 又【集韻】徒弔切,音調。蜩或从糸。蜩蟉,龍首動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