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的含义

凫字的解释

  • 五行:
  • 康熙笔画:13
  • 拼音:
  • 繁体:
  • 笔画:6
  • 部首:

凫字寓意

【凫】 (鳬) fú 水鸟,俗称“野鸭”,似鸭,雄的头部绿色,背部黑褐色,雌的全身黑褐色,常群游湖泊中,能飞。 同“浮”。 〔茈〕古书上指“荸荠”。 同“洑”。

凫字解释

【凫】[①][fú][《廣韻》防無切,平虞,奉。]亦作“鳬1”。(1)野鸭。状如家鸭而略小,肉味甚美。(2)指家鸭。参见“鳧雁”。(3)浮游;泅水。

凫字诗词来源

【凫】感凫藻以进乐兮。东汉·作者:班彪《冀州赋 其三》
清丝流管歌玉凫。东汉·作者:刘宏《招商歌》
宁作野中之双凫,不愿云间之别鹤。南朝宋·作者:鲍照《拟行路难十八首 其三》
芳年海上水中凫。日暮寒夜空城雀。南梁·作者:萧子显《燕歌行》
中兴寺内白凫翁。南北朝·作者:无名氏《孝昭时童谣》
菱潭落日双凫舫,绿水红妆两摇渌。隋·作者:杨广《四时白纻歌二首 其二 江都夏》
笙歌籥舞属年韶,鹭鼓凫钟展时豫。隋末唐初·作者:魏徵《五郊乐章 青帝角音 舒和》
传闻有鸟集朝阳,讵胜仙凫迩帝乡。初唐·作者:卢照邻《失群雁》
河洛风烟壮市朝,送君飞凫去渐遥。初唐·作者:薛稷《饯唐永昌》
邸第楼台多气色,君王凫雁有光辉。初唐·作者:沈佺期《龙池篇》
别后相思在何处?祗应关下望仙凫。唐·作者:马怀素《饯唐永昌》
惊凫翔鹭不堪俦,矫凤回鸾那足拟。武周·作者:薛曜《舞马篇》
闻道飞凫向洛阳,翩翩矫翮度文昌。初唐·作者:李适《饯唐永昌赴任东都》
鱼龙百戏纷容与,凫鹢双舟较溯洄。唐·作者:张说《侍宴隆庆池应制》
东郊风物正熏馨,素浐凫鹥戏绿汀。唐·作者:崔日用《奉和圣制春日幸望春宫应制》
金溪碧水玉潭沙,凫舄翩翩弄日华。初唐·作者:徐彦伯《饯唐永昌》
九转但能生羽翼,双凫忽去定何依。盛唐·作者:李白《题雍丘崔明府丹灶》
谁能忧彼身后事,金凫银鸭葬死灰。盛唐·作者:李白《杂歌谣辞 襄阳歌》
小院回廊春寂寂,浴凫飞鹭晚悠悠。唐·作者:杜甫《涪城县香积寺官阁》
凫鹥散乱棹讴发,丝管啁啾空翠来。唐·作者:杜甫《渼陂行》

凫字的康熙字典解释

【凫】【亥集中】【鳥字部】 鳧; 康熙笔画:13; 页码:页134第12【唐韻】防無切【集韻】【韻會】馮無切【正韻】逢夫切, 音扶。【爾雅·釋鳥】舒鳧,騖。【郭註】鴨也。【疏】野曰鳧,家曰鴨。【又】鳧,雁醜,其足蹼,其踵企。【郭註】鳧雁腳閒有幕蹼屬相著,飛卽伸其腳跟企直。【疏】醜類也。【又】鸍,沈鳧。【註】狀似鴨而小,背文靑色, 腳紅掌,短喙長尾。【詩·鄭風】弋鳧與雁。又【大雅】鳧鷖在涇。【註】鳧,水鳥。鷖,鳧屬。又【南越志】有私鳧棲息松閒不水處,宿必以樹。又【揚子方言郭註】江東有小鳧,其多無數,俗謂之寇鳧。又【山海經】鹿臺山有鳥,狀如雄雞,人面,曰鳧徯。又官名。【周禮·冬官考工記】鳧氏爲鍾。【正字通】鳧入水不溺,以名鍾工,取虛浮之義。又山名。【詩·魯頌】保有鳧繹。【註】鳧繹,二山名。又鳧麗山。見【山海經】。又魚鳧,人名。蜀山氏之君也。見【成都記】。又鳧茨,草名。【後漢·劉玄傳】人掘鳧茨而食。又【廣韻】茆鳧,葵也。俗省作鳧。《爾雅·釋鳥》鸍,沉鳧。《說文》 shū部:鳧,舒鳧,鶩也。从鳥 聲。考證:〔【揚子方言郭註】江東有小鳧,其多無數,俗謂之冠鳧。〕 謹照原文冠鳧改寇鳧。

与凫字有相同康熙笔画数的字

与凫字有相同简体笔画数的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