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的含义

迤字的解释

  • 五行:
  • 康熙笔画:12
  • 拼音:
  • 繁体:
  • 笔画:8
  • 部首:

迤字寓意

【迤】 yǐ 地势斜着延长。 〔逦〕曲折连绵。 延伸,向:天安门东(向东一带)。 yí 〔逶〕见“ 笔画数:8; 部首:辶; 笔顺编号:31525454逶”。

迤字解释

【迤】[①][yǐ][《集韻》演爾切,上紙,以。]亦作“迆1”。(1)斜行。水曲折而流。(2)斜行。地势斜着延伸。(3)斜倚。(4)延续。(5)介词。向;往。[②][yí][《集韻》余支切,平支,以。]“佗4”的被通假字。亦作“迆2”。见“逶”。[③][tuó][《集韻》唐何切,平戈,定。]亦作“迆3”。见“3”、“3逗”。

迤字诗词来源

【迤】鱼颉颃兮鸟逶迤,雌雄呜兮声相和。曹魏·作者:曹丕《临涡赋》
桃花水上春风出,舞袖逶迤鸾照日。南朝宋·作者:汤惠休《白纻歌三首 其一》
逶迤好气佳容貌。经过青琐历紫房。南梁·作者:吴均《行路难五首 其五》
楼台宛转曲皆通,弦管逶迤彻下风。陈朝·作者:傅縡《杂曲》
房栊宛转垂翠幕,佳丽逶迤隐珠箔。陈朝·作者:江总《杂曲三首 其二》
长袖逶迤动珠玉,千年万岁阳春曲。隋·作者:杨广《四时白纻歌二首 其一 东宫春》
翠钗照耀衔云发,玉步逶迤动罗袜。初唐·作者:上官仪《和太尉戏赠高阳公》
逶迤凤舞时相向,变啭鸾歌引清唱。初唐·作者:武则天《游仙篇》
翠凤逶迤登介丘,仙鹤裴回天上游。初唐·作者:卢照邻《登封大酺歌四首 其三》
云母帐前初泛滥,水精帘外转逶迤。初唐·作者:宋之问《明河篇》
宫亭远识南宫树,逶迤辗作南宫道。初唐·作者:宋之问《北邙古墓》
积水逶迤绕直城,含虚皎镜有馀清。唐·作者:马怀素《兴庆池侍宴应制》
广乐逶迤天上下,仙舟摇衍镜中酣。唐·作者:张说《三月三日定昆池奉和萧令得潭字韵》
天启神龙生碧泉,泉水灵源浸迤延。唐·作者:张九龄《奉和圣制龙池篇》
旧闻百子汉家池,汉家渌水今逶迤。唐·作者:张谔《百子池》
洲势逶迤绕碧流,鸳鸯鸂鶒满滩头。盛唐·作者:孟浩然《鹦鹉洲送王九之江左》
上有明星玉女祠,祠坛高眇路逶迤。唐·作者:王翰《赋得明星玉女坛送廉察尉华阴》
宫车晚出向南山,仙卫逶迤去不还。唐·作者:王翰《古娥眉怨》
都邑西楼芳树间,逶迤霁色绕江山。盛唐·作者:孙逖《山阴县西楼》
春路逶迤花柳前,孤舟晚泊就人烟。盛唐·作者:孙逖《春日留别》

迤字的康熙字典解释

【迤】【酉集下】【辵字部】 迤; 康熙笔画:12; 页码:页1254第29【集韻】【韻會】演爾切【正韻】養里切, 音以。與迆同。【爾雅】註:迤邐,旁行連延也。 又【集韻】余支切【正韻】延知切, 音移。委迤,自得貌。 又【集韻】【正韻】 唐何切,音駝。逶迤,行貌。本作迱。考證:〔【爾雅·釋訓】迤邐,旁行也。〕 謹按此爾雅釋邱註非釋訓文,謹照原文釋訓改作註,於旁行下增連延二字。

与迤字有相同康熙笔画数的字

与迤字有相同简体笔画数的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