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的含义

貽字的解释

  • 五行:
  • 康熙笔画:12
  • 拼音:
  • 繁体:
  • 笔画:12
  • 部首:

貽字寓意

【貽】 yí 见“贻”。

貽字解释

【貽】[①][yí][《廣韻》與之切,平之,以。]“贻1”的繁体字。(1)赠送;给予。(2)遗留;致使。(3)见“貝”。

貽字诗词来源

【貽】悯予不遘婴殷忧,佳人贻我明月珠。西晋·作者:傅玄《拟四愁诗四首 其一》
悯予不遘情如携,佳人贻我兰蕙草。西晋·作者:傅玄《拟四愁诗四首 其二》
悯予不遘罹百殃,佳人贻我羽葆缨。西晋·作者:傅玄《拟四愁诗四首 其四》
藜羹被褐环堵中,岁晚将贻故人耻。盛唐·作者:李颀《荅高三十五留别便呈于十一》
世间反覆不易陈,缄此贻君泪如雨。中唐·作者:李端《杂歌》
愿持此意永相贻,祗虑君情中反覆。唐·作者:崔萱《叙别》
宣王请战贻巾帼,始见才吞亦气吞。唐·作者:武少仪《诸葛丞相庙》
苗裔当蒙十世宥,岂谓贻厥无基阯。中唐·作者:韩愈《寄卢仝》
耻矜学步贻身患,岂慕醒狂蹑祸阶。唐·作者:李绅《州中小饮便别牛相》
竦剑晨趋凌紫氛,绣段千寻贻皂隶。中唐·作者:李贺《荣华乐》
申胥任向秦庭哭,靳尚终贻楚国忧。唐·作者:马戴《句》
申胥枉向秦庭哭,靳尚终贻楚国羞。唐·作者:马戴《方城怀古》
多君百首贻衰飒,留把吟行访竺卿。唐末至五代·作者:齐己《谢王先辈湘中回惠示卷轴》
明明我祖万邦君,典则贻将示子孙。唐末·作者:同谷子《五子之歌 其四》
蔑有骄奢贻后悔,红锦障收。唐末·作者:李咸用《富贵曲》
庾家厨盛刘公困,浑弗相贻也恼人。晚唐·作者:孙元晏《晋 庾悦鹅炙》
三斤绿茗赐贻恭,一种颁沾事不同。五代·作者:蒋贻恭《谢郎中惠茶》
吞舟可漏岂无恩,负乘自贻非不幸。五代至宋初·作者:徐铉《亚元舍人不替深知猥贻佳作三篇清绝不敢轻酬因为长歌聊以为报未竟复得子乔校书示问故兼寄陈君庶资一笑耳》
珍重芸香陈子乔,亦解贻书远相问。五代至宋初·作者:徐铉《亚元舍人不替深知猥贻佳作三篇清绝不敢轻酬因为长歌聊以为报未竟复得子乔校书示问故兼寄陈君庶资一笑耳》
今日谢君贻好句,恨无双佩略相酬。北宋·作者:田锡《代牡丹酬答》

貽字的康熙字典解释

【貽】【酉集中】【貝字部】 貽; 康熙笔画:12; 页码:页1207第06【唐韻】與之切【集韻】【韻會】盈之切【正韻】延知切, 音飴。【說文】贈遺也。經典通用詒。【爾雅·釋言】貽,遺。【註】相歸遺。【書·五子之歌】貽厥子孫。【詩·邶風】貽我彤管。【釋文】貽,本又作詒。 又【爾雅·釋魚】貽貝。【註】黑色貝也。 又【集韻】【類篇】羊吏切【正韻】以智切, 音異。義同。

与貽字有相同康熙笔画数的字

与貽字有相同简体笔画数的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