奪字的含义
奪字的解释
奪
- 五行:火
- 康熙笔画:14
- 拼音:duó
- 繁体:奪
- 笔画:14
- 部首:大
奪字寓意
【奪】奪 duó 见“夺”。
奪字解释
【奪】[①][duó][《廣韻》徒活切,入末,定。]“敚1”的今字。“夺1”的繁体字。(1)强取。(2)压倒;胜过。(3)裁定;决定取舍。(4)竞先取得,争取到。(5)削除;剥夺。(6)丧失;失去。(7)用强力使之动摇、改变。亦谓由于强力而动摇、改变。(8)犹乱。(9)遗漏;脱落。(10)耀。指光线或光采特盛,使人眼花。(11)“奪情”的省称。古代官员遭父母丧,朝廷命其不离职守制,或丧服未满而召之出仕叫“奪情”,亦简称“奪”。(12)抄刊古书时的文字脱漏。(13)即鵽。[②][duì][《集韻》徒外切,去夳,定。]“夺2”的繁体字。狭路。《礼记·檀弓下》:“齊莊公擊莒於奪,杞梁死焉。”郑玄注:“隧、奪聲相近,或爲兑。”陈澔集说:“隧,狹路也。”一说,地名。见《集韵·去夳》。
奪字诗词来源
【奪】洛阳男儿急作髻。瑶光寺尼夺作婿。南北朝·作者:无名氏《杨衒之引语》
小腰丽女夺人奇,金鞍少年曾不顾。初唐·作者:吴少微《相和歌辞 怨歌行》
沁园佳丽夺蓬瀛,翠壁红泉绕上京。唐·作者:邵升《奉和初春幸太平公主南庄应制》
英雄倾夺何纷然,一盛一衰如逝川。盛唐·作者:孙逖《丹阳行》
眉黛夺将萱草色,红裙妒杀石榴花。唐·作者:万楚《五日观妓》
紫宸诏发远怀柔,摇笔飞霜如夺钩。盛唐·作者:王昌龄《箜篌引》
彭门剑门蜀山里,昨逢军人劫夺我。盛唐·作者:高适《同河南李少尹毕员外宅夜饮时洛阳告捷遂作春酒歌》
凝毫采掇花露容,几年功成夺天造。盛唐·作者:李白《詶殷明佐见赠五云裘歌》
吴刀剪䌽缝舞衣,明妆丽服夺春辉。盛唐·作者:李白《舞曲歌辞 其三 白纻辞三首》
少年十五二十时,步行夺得胡马骑。盛唐·作者:王维《老将行》
已收滴博云间戍,更夺蓬婆雪外城。唐·作者:杜甫《奉和严大夫军城早秋》
兄弟印绶皆被夺,昔年赏赐不复存。盛唐·作者:崔颢《邯郸宫人怨》
陈琳书记本翩翩,料敌能兵夺酒泉。唐·作者:钱起《卢龙塞行送韦掌记二首 其二》
十二楼中奏管弦,楼中美人夺神仙。唐·作者:顾况《露青竹杖歌》
当时若值霍骠姚,灭尽乌孙夺公主。唐·作者:顾况《刘禅奴弹琵琶歌》
当时漏夺无人问,出宰东阳笑杀君。唐·作者:戴叔伦《敬酬陆山人二首 其一》
野鹊野鹊巢林梢,鸱鸢恃力夺鹊巢。中唐·作者:韦应物《鸢夺巢》
何为临深亲射蛟,示威以夺诸侯魄。中唐·作者:韦应物《汉武帝杂歌三首 其三》
红笺色夺风流座,白苧词倾翰墨场。唐·作者:韩翃《送万巨》
椒房宠移子爱夺,一夕秋风生戾园。中唐·作者:李益《杂曲歌辞 汉宫少年行》
小腰丽女夺人奇,金鞍少年曾不顾。初唐·作者:吴少微《相和歌辞 怨歌行》
沁园佳丽夺蓬瀛,翠壁红泉绕上京。唐·作者:邵升《奉和初春幸太平公主南庄应制》
英雄倾夺何纷然,一盛一衰如逝川。盛唐·作者:孙逖《丹阳行》
眉黛夺将萱草色,红裙妒杀石榴花。唐·作者:万楚《五日观妓》
紫宸诏发远怀柔,摇笔飞霜如夺钩。盛唐·作者:王昌龄《箜篌引》
彭门剑门蜀山里,昨逢军人劫夺我。盛唐·作者:高适《同河南李少尹毕员外宅夜饮时洛阳告捷遂作春酒歌》
凝毫采掇花露容,几年功成夺天造。盛唐·作者:李白《詶殷明佐见赠五云裘歌》
吴刀剪䌽缝舞衣,明妆丽服夺春辉。盛唐·作者:李白《舞曲歌辞 其三 白纻辞三首》
少年十五二十时,步行夺得胡马骑。盛唐·作者:王维《老将行》
已收滴博云间戍,更夺蓬婆雪外城。唐·作者:杜甫《奉和严大夫军城早秋》
兄弟印绶皆被夺,昔年赏赐不复存。盛唐·作者:崔颢《邯郸宫人怨》
陈琳书记本翩翩,料敌能兵夺酒泉。唐·作者:钱起《卢龙塞行送韦掌记二首 其二》
十二楼中奏管弦,楼中美人夺神仙。唐·作者:顾况《露青竹杖歌》
当时若值霍骠姚,灭尽乌孙夺公主。唐·作者:顾况《刘禅奴弹琵琶歌》
当时漏夺无人问,出宰东阳笑杀君。唐·作者:戴叔伦《敬酬陆山人二首 其一》
野鹊野鹊巢林梢,鸱鸢恃力夺鹊巢。中唐·作者:韦应物《鸢夺巢》
何为临深亲射蛟,示威以夺诸侯魄。中唐·作者:韦应物《汉武帝杂歌三首 其三》
红笺色夺风流座,白苧词倾翰墨场。唐·作者:韩翃《送万巨》
椒房宠移子爱夺,一夕秋风生戾园。中唐·作者:李益《杂曲歌辞 汉宫少年行》
奪字的康熙字典解释
【奪】【丑集下】【大字部】 奪; 康熙笔画:14; 页码:页253第25〔古文〕 【唐韻】【集韻】【韻會】【正韻】 徒活切,音 。彊取也。【前漢·食貨志】大賈富家,不得豪奪吾民。【景帝紀】漁奪百姓。【文中子·王道篇】輕施者必好奪。 又鐫削祿階亦曰奪。【論語】奪伯氏騈邑三百。 又狹路也。【禮·檀弓】齊莊公襲莒于奪。○按《左傳·襄二十三年》齊侯襲莒,杞殖華還載甲,夜入且于之隧。《杜註》:且于,莒邑。隧,狹路。鄭元引之證經云:隧奪聲相。近又云:或作兌,據此則奪非地名。敓,古奪字,兌卽敓之省文。 澔失考,誤音兌,字書因之訓地名, 非。 又丘月切,音闕。【白居易·桐花詩】何此巴峽中,桐花開十月。草木堅彊物,所稟固難奪。 又叶僻吉切,音狄。【大 度首】石赤不奪,節士之必。敚或敓原字从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