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的含义

铎字的解释

  • 五行:
  • 康熙笔画:21
  • 拼音:duó
  • 繁体:
  • 笔画:10
  • 部首:

铎字寓意

【铎】 (鐸) duó 大铃,形如铙、钲而有舌,古代宣布政教法令用的,亦为古代乐器。盛行于中国春秋至汉代:木。铃舞。

铎字解释

【铎】[①][duó][《廣韻》徒落切,入鐸,定。]“1”的繁体字。(1)古代乐器。大铃的一种。古代宣布政教法令或遇战事时用之。青铜制品,形如钲而有舌。其舌有木制和金属制两种,故又有木和金之分。(2)铃铛。晃荡发声。一般为球形或扁圆形,下开一条口,内置金属丸或小石子。用于牛马佩挂等。(3)檐铃,风铃。一般为金属制。唐代也有悬挂碎玉片的,风吹作响。(4)戳,啄。(5)见“鐸刀”。(6)指舞。(7)姓。春秋齐有父。见《左传·襄公二十五年》。

铎字诗词来源

【铎】风摇宝铎佩锵锵。古松拥肿悬如囊。唐·作者:秦瑀《柏梁体状云门山物》
身逐陵官齐再拜,手持木铎叩三声。中唐·作者:张籍《拜丰陵》
岩树桂花开月殿,石楼风铎绕金仙。唐·作者:李绅《新楼诗二十首 其十三》
惟有侧轮车上铎,耳边长似叫东东。中唐·作者:窦巩《悼妓东东》
又遣遒人持木铎,遍采讴谣天下过。中唐·作者:元稹《和李校书新题乐府十二首 其八 骠国乐》
玉轮低月中天晓,金铎纵风上界秋。唐·作者:章孝标《句》
木铎敷音文德昌,朱干成列武功彰。唐·作者:不详《郊庙歌辞 周郊祀乐章 忠顺乐》
又似贾客蜀道间,千铎万磬鸣空山。中唐·作者:牛殳《琵琶行》
松飘晚吹摐金铎,竹荫寒苔上石梯。唐·作者:温庭筠《清凉寺》
巫娥传意托悲丝,铎语琅琅理双鬓。唐·作者:温庭筠《蒋侯神歌》
高铎数声秋撼玉,霁河千里晓横银。唐·作者:杜牧《宿长庆寺》
高墉撼铎思巴栈,老木嗥风念野营。唐·作者:薛能《相国陇西公南征能以留务独宿府城作》
金铎撼风天乐近,仙花含露瑞烟开。五代·作者:贯休《蜀王登福感寺塔三首 其三》
木铎声中天降福,景星光里地无灾。五代·作者:贯休《蜀王入大慈寺听讲》
烟中树老重江晚,铎外风轻四境秋。唐末·作者:罗隐《登瓦棺寺阁》
铜池数滴桂上雨,金铎一声松杪风。唐·作者:皮日休《开元寺客省早景即事》
云间闹铎骡驼至,雪里残骸虎拽来。五代·作者:卢延让《句》
几曲朱栏瞻海浪,长时金铎振风声。后晋·作者:钱弘佐《谒宝塔回赐僧录》
金棺舍利藏何处,铎绕危檐声撼风。南唐·作者:朱存《金陵览古 阿育王塔》
栏杆夜压江心月,铃铎秋摇岳顶风。北宋·作者:钱昱《留题巾山明庆塔院》

铎字的康熙字典解释

【铎】【戌集上】【金字部】 鐸; 康熙笔画:21; 页码:页1328第06【唐韻】待各切【集韻】【韻會】【正韻】達各切, 音度。【說文】大鈴也。軍法,五人爲伍,五伍爲兩,兩司馬執鐸。【玉篇】所以宣敎令也。【釋名】鐸,度也。號令之限度也。【書·胤征】遒人以木鐸徇于路。【傳】木鐸,金鈴木舌,所以振文敎。【周禮·天官·小宰】徇以木鐸。【註】古者將有新令,必奮木鐸以警衆。木鐸,木舌也。文事奮木鐸,武事奮金鐸。又【地官·鼓人】以金鐸通鼓。【註】鐸,大鈴也。振之以通鼓。 又牛鐸。【世說】晉荀勗逢趙賈人牛鐸鳴,識其聲,及掌樂,音未調,曰得趙賈牛鐸則諧矣。下郡國,悉送牛鐸,得之果諧。 又【開元遺事】宮中簷閒縣碎玉片,風搖如環珮聲,名占風鐸。 又地名。【左傳·僖十六年】狄侵晉,取狐 受鐸。【註】受鐸,晉地,在汾北。 又國名。【左傳·宣十六年】晉士會帥師,滅赤狄甲氏,及留吁鐸辰。【註】鐸辰,留吁之屬。 又宮名。【左傳·哀三年】司鐸火。【註】司鐸,宮名。 又姓。【左傳·成十八年】鐸遏 爲上軍尉。【前漢·藝文志】鐸氏微三篇。【註】楚太傅鐸椒也。 又人名。【左傳·僖二十八年】曹叔振鐸。又【昭十三年】司鐸射。【註】魯大夫。考證:〔【周禮·地官·封人】以金鐸通鼓。〕 謹照原文封人改鼓人。〔【左傳·宣十六年】晉士會帥師,滅赤甲狄氏,及留吁鐸辰。〕 謹照原文赤甲狄氏改赤狄甲氏。

与铎字有相同康熙笔画数的字

与铎字有相同简体笔画数的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