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的含义

峨字的解释

  • 五行:
  • 康熙笔画:10
  • 拼音:é
  • 繁体:
  • 笔画:10
  • 部首:

峨字寓意

【峨】 é 〔嵋〕山名,在中国四川省。亦作“蛾眉”。 高:冠博带。巍。嵯

峨字解释

【峨】[①][é][《集韻》牛河切,平歌,疑。]亦作“峩1”。(1)山势高峻。(2)引申为卓然特立。参见“然”。(3)矗起,高耸。(4)眉山的省称。

峨字诗词来源

【峨】其山崔巍以嵯峨,其水溢遝而扬波,其人厽砢而英多。汉·作者:佚名《越人土风歌》
登庐山兮郁嵯峨,晞阳风兮拂紫霞。魏晋·作者:庐山夫人女婉《抚琴歌》
遥望鲁国何嵯峨。魏晋·作者:无名氏《惠帝元康中京洛童谣二首 其一》
峨眉山上月如眉,濯锦江中霞似锦。初唐·作者:骆宾王《艳情代郭氏荅卢照邻》
不能京兆画峨眉,翻向成都骋驺引。初唐·作者:骆宾王《代女道士王灵妃赠道士李荣》
南海海深幽绝处,碧绀嵯峨连水府。初唐·作者:王勃《观音大士神歌赞》
南山奕奕通丹禁,北阙峨峨连翠云。初唐·作者:沈佺期《从幸香山寺应制》
稽山罢雾郁嵯峨,镜水无风也自波。唐·作者:贺知章《采莲曲》
素彩峨峨明月升,深山穷谷不自见。初唐·作者:富嘉谟《明冰篇》
云峰峨峨自冰雪,坐对芳樽不知热。盛唐·作者:李颀《夏宴张兵曹东堂》
寒风卷叶度滹沱,飞雪布地悲峨峨。盛唐·作者:李颀《欲之新乡荅崔颢綦毋潜》
洛阳城头晓霜白,层冰峨峨满川泽。盛唐·作者:李颀《别梁锽》
隔城半山连青松,素色峨峨千万重。盛唐·作者:李颀《少室雪晴送王宁》
云中古城郁嵯峨,塞上行吟麦秀歌。唐·作者:张嵩《云中古城赋附歌 其二》

峨字的康熙字典解释

【峨】【寅集中】【山字部】 峨; 康熙笔画:10; 页码:页311第09【廣韻】五何切【集韻】【韻會】【正韻】牛何切, 音莪。【說文】嵯峨,山高。【陸機·從軍行】崇山鬱嵯峨。 又峨眉,山名,在四川嘉定州眉縣南百里,或作峩山,有三峰,曰大峩,中峩,小峩。【名山記】兩山相對如蛾眉,故名。又閩之歸化泰寧,粵之太平,豫之郟縣皆有蛾眉山,名同而地別。 又峩峩,高貌。【詩·大雅】奉璋峩峩。【註】執圭璋助祭者,儀容峩峩然。又【陸機·答賈長淵詩】淑問峩峩。 又【韻會】通作俄。【前漢·揚雄傳】俄軒冕,雜衣裳。 又叶魚羈切,音宜。【劉向·九歎】懷芬香而挾蕙兮,佩江蘺之菲菲。握申椒與杜若兮,冠浮雲之峩峩。 又叶阮古切,音五。【韓愈·元和聖德詩】瀆鬼濛鴻,嶽祇嶫峨。飫沃羶薌,產祥降嘏。嘏音古。 【集韻】或作 。

与峨字有相同康熙笔画数的字

与峨字有相同简体笔画数的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