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的含义

缗字的解释

  • 五行:
  • 康熙笔画:14
  • 拼音:mín
  • 繁体:
  • 笔画:12
  • 部首:

缗字寓意

【缗】 (緡) mín 古代穿铜线用的绳子。 钓鱼绳。 古代计量单位:钱十(即十串铜钱,一般每串一千文)。

缗字解释

【缗】[①][mín][《廣韻》武巾切,平真,明。][《集韻》眉貧切,平真,明。]亦作“緍1”。“1”的繁体字。(1)钓丝。(2)引申为绳子。(3)谓钓取鱼类。(4)谓安装弦线。(5)以衣物相覆。参见“緡緜”。(6)穿钱的绳索。借指成串的铜钱,亦泛指钱。(7)指用绳串钱。(8)量词。古代通常以一千文为一。(9)泯合,芒昧不分。(10)昏昧。(11)古国名。夏时之国,春秋时属宋,汉置东湣县,故址在今山东省金乡县东北。(12)姓。见《史记·吴太伯世家》。[②][mián][《集韻》彌延切,平,明。]“2”的繁体字。用同“綿”。参见“緡2蠻”。

缗字诗词来源

【缗】频年井税常不足,今年缗钱谁为输。唐·作者:丁仙芝《赠朱中书》
校缗税亩不妨闲,清兴自随鱼鸟间。中唐·作者:权德舆《送袁太祝衢婺巡覆》
金多众中为上客,夜夜算缗眠独迟。中唐·作者:张籍《相和歌辞 贾客乐》
巨缗东钓傥可期,与子共饱鲸鱼脍。中唐·作者:韩愈《赠刘师服》
然后兼卖所居宅,髣髴获缗二三千。唐·作者:白居易《达哉乐天行》
算缗草诏终须解,不敢将心远羡君。中唐·作者:元稹《贬江陵途中寄乐天杓直杓直以员外郎判盐铁乐天以拾遗在翰林》
算缗百万日不虚,吏人丛里唯簿书。唐·作者:施肩吾《过桐庐场郑判官》
酒家债负有填日,恣意颇敢排青缗。唐·作者:李涉《却归巴陵途中走笔寄唐知言》
前年依亚成都府,月请俸缗六十五。唐·作者:薛逢《镊白曲》
病来县著脆缗丝,独喜高情为我持。唐·作者:陆龟蒙《顷自桐江得一钓车以袭美乐烟波之思因出以为玩俄辱三篇复抒酬荅 其三》
秤入官中得微直,一缗往往十缗偿。北宋·作者:柳永《䰞海歌》
孤舟小屿閒如画,钓线轻缗静可携。北宋·作者:胡宿《寄题公仪西溪》
岁满林光会计期,天缗还赏动慈帷。北宋·作者:宋祁《梁子材宰叶州郑县》
漕米争衔千鹢舶,即山催铸万蚨缗。北宋·作者:宋祁《送江西转运李定度支》
席地雕觞千日酒,振缗丹水百金鱼。北宋·作者:宋祁《史逸人》
汉鳊渐美开鱼禁,已约溪公下钓缗。北宋·作者:宋祁《山中清明》
客雁参差仍向渚,贪鱼拨剌不容缗。北宋·作者:宋祁《冬日城楼驻望》
雨催菖叶全成甲,风播榆钱不算缗。北宋·作者:宋祁《春晚官舍呈幕中》
巧工近岁知众宝,杂以假伪规钱缗。北宋·作者:韩琦《答章望之秘校惠诗求古瓦砚》

缗字的康熙字典解释

【缗】【未集中】【糸字部】 緡; 康熙笔画:15; 页码:页944第25【廣韻】武巾切【集韻】眉貧切, 音珉。【正韻】彌鄰切,音民。【說文】釣魚 也。【詩·召南】其釣維何,維絲伊緡。【爾雅·釋詁】緡,綸也。【註】繩也。江東謂之緡。 又【說文】吳人解衣相被謂之緡。【詩·大雅】言緡之絲。【註】緡,被也。 又錢貫也。【前漢·武帝紀】初筭緡錢。【註】緡,絲也,以貫錢也。 又邑名。【左傳·僖二十三年】齊侯伐宋圍緡。【註】緡,宋邑。高平昌邑縣東南有東緡城。 又【集韻】呼昆切,音昏。義同。 又【集韻】彌延切,音棉。通作緜。 又【集韻】弭盡切,音泯。【莊子·則陽篇】雖使丘陵草木之緡。【音義】緡,盛也。 又【莊子·在宥篇】當我緡乎。【音義】緡,泯合也。 又【集韻】美隕切。愍或作緡。痛也。

与缗字有相同康熙笔画数的字

与缗字有相同简体笔画数的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