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的含义

暈字的解释

  • 五行:
  • 康熙笔画:13
  • 拼音:yùn
  • 繁体:
  • 笔画:13
  • 部首:

暈字寓意

【暈】 yùn yūn 均见“晕”。

暈字解释

【暈】[①][yùn][《廣韻》王問切,去問,云。]“暉2”的被通假字。亦作“煇2”。“晕1”的繁体字。(1)日月周围的光圈。(2)环形花纹或波纹。(3)指靶心。(4)光影或色彩四周模糊的部分。(5)指色彩由中心向四周扩散开去。(6)(或读yūn)视觉模糊;昏眩。(7)谓涂抹(颜色)。(8)谓泛起淡红色。(9)用以形容俊俏。参见“龐兒”。[②][yūn]“晕2”的繁体字。昏迷。参见“2厥”、“2倒”。

暈字诗词来源

【暈】月晕天风雾不开,海鲸东蹙百川回。盛唐·作者:李白《横江词六首 其六》
江上人呼霹雳声,竿头䌽挂虹霓晕。唐·作者:张建封《观竞渡》
虚晕入池波自泛,满轮当苑桂多香。中唐·作者:卢纶《奉和太常王卿酬中书李舍人中书寓直春夜对月见寄》
飞盖愁看素晕低,称觞愿踏清辉遍。中唐·作者:杨巨源《月宫词》
陆离电烻纷不常,凌眸晕目生光芒。中唐·作者:欧阳詹《智达上人水精念珠歌》
沙湾漾水图新粉,绿野荒阡晕色缯。中唐·作者:王建《早登西禅寺阁》
钿晕罗衫色似烟,几回欲著即潸然。唐·作者:白居易《燕子楼三首 其二》
圆鬟无鬓堆髻样,斜红不晕赭面状。唐·作者:白居易《新乐府 时世妆 儆戎也》
骊珠迸珥逐飞星,虹晕轻巾掣流电。中唐·作者:元稹《和李校书新题乐府十二首 其九 胡旋女》
惊杀东邻绣床女,错将黄晕压檀花。唐·作者:杜牧《偶作》
五里似云根不动,一重如月晕长圆。中唐·作者:雍陶《河阴新城》
先知风起月含晕,尚自露寒花未开。唐·作者:李商隐《正月崇让宅》
阴云晕气若重围,宦者流星如血色。唐末至五代·作者:韦庄《秦妇吟》
浅色晕成宫里锦,浓香染著洞中霞。唐末·作者:韩偓《甲子岁夏五月自长沙抵醴陵贵就深僻以便疏慵由道林之南步步胜绝去绿口分东入南小江山水益秀村篱之次忽见紫薇花因思玉堂及西掖厅前皆植是花遂赋诗四韵聊寄知心》
绿搓杨柳绵初软,红晕樱桃粉未乾。唐末·作者:韩偓《大庆堂赐宴元珰而有诗呈吴越王》
时光潜去暗凄凉,懒对菱花晕晓妆。唐末·作者:韩偓《闺怨》
槛外花低瑞露浓,梦魂惊觉晕春容。唐末·作者:罗虬《比红儿诗 其二十七》
白玉断笄金晕顶,幻成痴绝女儿花。唐·作者:来鹏《水仙花 其一》
勾芒若见应羞杀,晕绿匀红渐分别。唐末至五代·作者:裴谐《观修处士画桃花图歌》
寒暄晕映琉璃殿,晓夜摧残毳衲衣。五代·作者:王仁裕《长兴中题杜光寺》

暈字的康熙字典解释

【暈】【辰集上】【日字部】 暈; 康熙笔画:13; 页码:页497第37【廣韻】【集韻】【韻會】王問切【正韻】禹慍切, 音運。日旁氣也。【釋名】暈,捲也。氣在外捲結之也,日月俱然。【史記·天官書】兩軍相當,日暈。

与暈字有相同康熙笔画数的字

与暈字有相同简体笔画数的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