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的含义

蹌字的解释

  • 五行:
  • 康熙笔画:17
  • 拼音:qiāng
  • 繁体:
  • 笔画:17
  • 部首:

蹌字寓意

【蹌】 qiāng

蹌字解释

【蹌】[①][qiāng][《廣韻》七羊切,平陽,清。]“跄1”的繁体字。(1)行走有节奏貌。(2)起舞。(3)以头撞。参见“地”。[②][qiàng][《集韻》七亮切,去漾,清。]“跄2”的繁体字。(1)急走。(2)见“2踉”。

蹌字诗词来源

【蹌】瑞羽奇姿踉跄形,称为仙驭过清冥。唐·作者:薛能《答贾支使寄鹤》
老鳞枯节相把捉,踉跄立在青崖前。唐末至五代·作者:齐己《灵松歌》
宝冠动总生威容,趋跄左右来倾恭。五代末宋初·作者:欧阳炯《题景焕画应天寺壁天王歌》
龙咽嘹喨留行月,凤翼趋跄巧定场。北宋·作者:梅尧臣《依韵和春日见示》
仲尼生世尚徨徨,岂能强聒争跄跄。北宋·作者:梅尧臣《依韵和宋中道见寄》
携之谒我巧趋跄,我无别识心徬徨。北宋·作者:梅尧臣《雷逸老以仿石鼓文见遗因呈祭酒吴公》
咿嚘弄语群儿学,踉跄初行乳母誇。北宋·作者:蔡襄《马奴周晬思之因成》
昔年霹雳轰蓬莱,六鳌踉跄海面开。宋·作者:杨杰《丰湖歌》
瘦脚踉跄走病鹤,吟肠悲壮啼寒蝉。北宋·作者:彭汝砺《送张子固》
兴龙嘉节会簪缨,步武跄跄鹭集庭。北宋·作者:陆佃《兴龙节口号 其二》
妙理密契矢插房,绝倒顿足争跄踉。北宋·作者:刘弇《赠贾仲武》
大舟踉跄愁失踞,小舟呼天手加额。北宋·作者:刘弇《舟次生米值风作》
踉跄行藏莫相笑,枯鱼垂泪恨无从。宋·作者:晁说之《即事谢公表二绝句 其二》
蔼蔼庶官咸被泽,跄跄多士悉承流。北宋·作者:欧阳澈《明堂赦降改名者例许入学世弼和前韵贺余次韵答之 其一》
佩鲽趋跄政妙年,阶庭兰玉固天然。宋·作者:刘子翚《和黄德钦韵赠公路二孙》
即看裾佩趋跄缓,翻识枢衡斡运难。宋·作者:郭舆《上杜世昌相公》
斥鴳傅以双凤翎,衣十二翮跄尧庭。南宋·作者:项安世《赠张术人》

蹌字的康熙字典解释

【蹌】【酉集中】【足字部】 蹌; 康熙笔画:17; 页码:页1231第16【唐韻】七羊切【集韻】【韻會】【正韻】千羊切, 音鏘。【說文】動也。【爾雅·釋訓】蹌蹌,動也。【註】恐動趨步。【詩·齊風】巧趨蹌兮。【傳】蹌,巧趨貌。又【大雅】蹌蹌濟濟。【箋】士大夫之威儀也。【禮·曲禮】士蹌蹌。【釋文】蹌,本又作鶬,或作鏘。 又【書·益稷】鳥獸蹌蹌。【釋文】舞貌。 又【集韻】七亮切。與蹡同。走也。

与蹌字有相同康熙笔画数的字

与蹌字有相同简体笔画数的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