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的含义

拊字的解释

  • 五行:
  • 康熙笔画:9
  • 拼音:
  • 繁体:
  • 笔画:8
  • 部首:

拊字寓意

【拊】 fǔ 拍:掌大笑。 古同“抚”,安抚,抚慰。 器物的柄。

拊字解释

【拊】[①][fǔ][《廣韻》芳武切,上麌,敷。](1)抚;抚摩。(2)抚慰;安抚。(3)拍;击。(4)弹奏。(5)古乐器。即搏。(6)器物柄把。(7)附着。[②][fū][《集韻》風無切,平虞,非。]人名用字。

拊字诗词来源

【拊】拊击和节咏在初,章曲乍毕情有馀。南北朝·作者:无名氏《宋泰始歌舞曲十二首 其十二 白纻篇大雅》
陈觞荐俎歌三献,拊石摐金会七盘。隋末唐初·作者:魏徵《五郊乐章 舒和》
陈觞荐俎歌二献,拊石摐金会七盘。隋末唐初·作者:魏徵《郊庙歌辞 五郊乐章 赤帝徵音 舒和》
奠璧郊坛昭大礼,锵金拊石表虔诚。初唐·作者:武则天《唐享昊天乐 第八》
我皇盛德苞六宇,俗泰时和虞石拊。武周·作者:薛曜《舞马篇》
拊心却笑西子嚬,掩鼻谁忧郑姬谤。唐·作者:长孙佐辅《古宫怨》
五声写出心中见,拊石喧金柏梁殿。唐·作者:鲍溶《霓裳羽衣歌》
拊心髣髴失珠意,此土为尔离农桑。唐·作者:鲍溶《采珠行》
平阳拊背穿驰道,铜雀分香下璧门。唐·作者:杜牧《出宫人二首 其二》
拊头一别三千里,何日迎门却到家。唐·作者:杜牧《别家》
三界无家是出家,岂宜拊凤睹新麻。五代·作者:贯休《酬周相公见赠》
广陵大醉不解闷,韦曲旧游堪拊膺。唐末·作者:罗隐《重九日广陵道中》
指要直掌须反善,拊安排齐似剪取。北宋·作者:赵炅《缘识 其五十八》
舍鉴拊膺吁自语,倏忽浮荣宁足慕。北宋·作者:高象先《金丹歌》
仰天拊髀真为乐,倒载穿肠肯易愁。北宋·作者:刘筠《劝石集贤饮》
平生苦战忆山西,拊剑临风气吐霓。北宋·作者:杨亿《旧将》
日烘霞底未成昏,拊物惊年并惨魂。北宋·作者:宋祁《行药》
户外鸣泉疑拊石,城头丛薄当凝岚。北宋·作者:韩琦《戆老庵会陈龙图》
低头啄泥不自聊,拊翼向人几可爱。北宋·作者:刘敞《戏题欧阳公厅前白鹤》
天门九重不可问,咄嗟拊髀心拳拳。北宋·作者:刘敞《寄杨彦文》

拊字的康熙字典解释

【拊】【卯集中】【手字部】 拊; 康熙笔画:9; 页码:页425第02【唐韻】芳武切【集韻】【韻會】斐父切, 音撫。【說文】揗也。【詩·小雅】拊我畜我。【左傳·宣十二年】王巡三軍,拊而勉之。通作撫。 又擊也,拍也。【書·益稷】予擊石拊石。【蔡傳】石磬也。重擊曰擊,輕擊曰拊。【儀禮·士喪禮】婦人拊心不哭。 又樂器名。【禮·樂記】弦匏笙簧,會守拊鼓。【註】拊者,以韋爲表,裝之以糠。一名相。今齊人或謂糠爲相。【周禮·春官·大師】大祭祀,帥瞽登歌,令奏擊拊。【註】拊形如鼓。 又器把曰拊,手執處也。【禮·少儀】弓則以左手屈韣執拊。【疏】拊,弓把也。【又】削授拊。【疏】削謂曲刃,拊謂削把。 又【集韻】方遇切,音付。以手著物也。或作捬。 又彼口切。與 同。衣上扑也。 又風無切,音膚。【前漢·藝文志】泰始黃帝扁鵲兪拊方。【註】黃帝時醫也。

与拊字有相同康熙笔画数的字

与拊字有相同简体笔画数的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