惒字的含义
惒字的解释
惒
- 五行:
- 康熙笔画:12
- 拼音:hé
- 繁体:惒
- 笔画:12
- 部首:心
惒字寓意
【惒】惒 hé 惒 hè 古均同“和”。
惒字解释
【惒】[①][hé][《廣韻》户戈切,平戈,匣。]亦作“咊1”。亦作“惒1”。亦作“鉌1”。亦作“龢1”。(1)和顺;平和。(2)和谐,协调。(3)适中;恰到好处。(4)指身体健康舒适。(5)和睦;融洽。(6)谓使和睦;使融洽。(7)喜悦。(8)温和,气候温暖。(9)调和;调治;调适。(10)和解;息争而归和平。(11)谓弈棋或赛球等的结局不分胜负。(12)犹合。汇合;结合。(13)交易。(14)连带。(15)介词。犹连。表示强调某一词或词组。(16)介词。犹给,替。(17)介词。犹向。(18)介词。犹同。表示比较。(19)连词。表示并列关系。犹与。(20)象声词。参见“和和”。(21)车铃。(22)古代军队营垒之门。(23)古乐器。古军乐器錞于。(24)古乐器。小笙。(25)棺题,棺材两头的突出部分。(26)古代音乐术语。指单纯以吹奏乐器演奏。(27)古代吴声、西曲的最前面部分称“和”,犹今之引子。(28)古代法律用语。谓双方自愿。(29)数学名词。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数相加所得的总数。勾股术中有勾股和之称。(30)古代巧匠名。(31)春秋秦国良医名。晋平公求医于秦,秦伯使医和视之,医和知疾不可治。赵孟称为良医,厚其礼而返之。见《左传·昭公元年》。后为良医通名。参见“和扁”、“和緩”。(32)日本民族名。亦用为日本国的别称。日本自称大和民族,简称和。(33)和南。参见“和佛”、“和南”。(34)通“宣”。宣布。(35)姓。後汉有和海。见《後汉书·党锢传》。[②][hè][《廣韻》胡卧切,去過,匣。]亦作“惒2”。亦作“龢2”。(1)以声相应;跟着唱或跟着唱腔伴奏。(2)以诗歌酬答;依照别人诗词的题材和体裁作诗词。亦有与自己诗词应和者,如唐王初有《自和〈书秋〉》。(3)附和;响应。(4)答应;允许。[③][huó]亦作“惒3”。在粉状物中加液体搅拌或揉弄,使黏在一起。[④][huò]亦作“惒4”。(1)掺合;混杂。(2)蒙哄;欺骗。(3)犹会。与“一”连用,表示短暂的时间。(4)量词。用于洗东西或煎中药换水,犹次、道。[⑤][hú]亦作“惒5”。谓打麻将或斗纸牌时某一人的牌达到规定要求,取得胜利。
惒字诗词来源
【惒】交情通意心和谐,中夜相从知者谁。西汉·作者:司马相如《琴歌二首 其二》
日月星辰和四时。骖驾驷马从梁来。西汉·作者:刘彻《柏梁诗》
和抚四夷不易哉。刀笔之吏臣执之。西汉·作者:刘彻《柏梁诗》
畺界家静和睦口。汉·作者:无名氏《张公神碑歌》
天时和兮甘露冷。汉·作者:无名氏《张公神碑歌》
和液畅兮神气宁。情志泊兮心亭亭。东汉·作者:蔡邕《歌》
音相和兮悲且清,心吐思兮胸愤盈。东汉·作者:蔡琰《悲愤诗二章 其二》
鱼颉颃兮鸟逶迤,雌雄呜兮声相和。曹魏·作者:曹丕《临涡赋》
阳和微弱阴气竭。曹魏·作者:阮籍《大人先生歌》
申以琬琰夜光宝,卞和既没玉不察。西晋·作者:傅玄《拟四愁诗四首 其二》
香风飘舞花间度,好鸟和鸣枝上飞。东晋·作者:贺循《赋得庭中有奇树诗》
盖适性莫畅乎游,而时和莫喻乎春。东晋·作者:李充《春游赋》
弹鸣琴兮乐莫过,云龙会兮登太和。魏晋·作者:庐山夫人女婉《抚琴歌》
天下和雍郭林宗,天下慕恃夏子治。魏晋·作者:无名氏《太学中谣五首 其三 八顾》
羲和驰景逝不停,春露未晞严霜零。魏晋·作者: 无名氏《白伫舞歌诗三首 其二》
当期何所至穷桑。心知和乐悦未央。十六国·作者:王嘉《皇娥歌》
夏节纯和天清凉。百草滋殖舒兰芳。曹魏·作者:曹植《艳歌行》
接翮偶羽依蓬瀛。仇依旅类相和鸣。南朝宋·作者:谢惠连《燕歌行》
天色净绿气妍和。南朝宋·作者:鲍照《代白纻曲二首 其二》
实体平心待和味。南梁·作者:沈约《梁三朝雅乐歌十九首 其九 需雅》
日月星辰和四时。骖驾驷马从梁来。西汉·作者:刘彻《柏梁诗》
和抚四夷不易哉。刀笔之吏臣执之。西汉·作者:刘彻《柏梁诗》
畺界家静和睦口。汉·作者:无名氏《张公神碑歌》
天时和兮甘露冷。汉·作者:无名氏《张公神碑歌》
和液畅兮神气宁。情志泊兮心亭亭。东汉·作者:蔡邕《歌》
音相和兮悲且清,心吐思兮胸愤盈。东汉·作者:蔡琰《悲愤诗二章 其二》
鱼颉颃兮鸟逶迤,雌雄呜兮声相和。曹魏·作者:曹丕《临涡赋》
阳和微弱阴气竭。曹魏·作者:阮籍《大人先生歌》
申以琬琰夜光宝,卞和既没玉不察。西晋·作者:傅玄《拟四愁诗四首 其二》
香风飘舞花间度,好鸟和鸣枝上飞。东晋·作者:贺循《赋得庭中有奇树诗》
盖适性莫畅乎游,而时和莫喻乎春。东晋·作者:李充《春游赋》
弹鸣琴兮乐莫过,云龙会兮登太和。魏晋·作者:庐山夫人女婉《抚琴歌》
天下和雍郭林宗,天下慕恃夏子治。魏晋·作者:无名氏《太学中谣五首 其三 八顾》
羲和驰景逝不停,春露未晞严霜零。魏晋·作者: 无名氏《白伫舞歌诗三首 其二》
当期何所至穷桑。心知和乐悦未央。十六国·作者:王嘉《皇娥歌》
夏节纯和天清凉。百草滋殖舒兰芳。曹魏·作者:曹植《艳歌行》
接翮偶羽依蓬瀛。仇依旅类相和鸣。南朝宋·作者:谢惠连《燕歌行》
天色净绿气妍和。南朝宋·作者:鲍照《代白纻曲二首 其二》
实体平心待和味。南梁·作者:沈约《梁三朝雅乐歌十九首 其九 需雅》
惒字的康熙字典解释
【惒】【卯集上】【心字部】 惒; 康熙笔画:12; 页码:页390第35【正字通】俗和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