拯字的含义
拯字的解释
拯
- 五行:金
- 康熙笔画:10
- 拼音:zhěng
- 繁体:拯
- 笔画:9
- 部首:扌
拯字寓意
【拯】拯 zhěng 援救,救助:拯救。拯饥。拯弊(救正弊病)。拯民于水火之中。
拯字解释
【拯】[①][zhěng][《廣韻》蒸上切,上拯,章。]亦作“抍1”。亦作“撜1”。“承2”的被通假字。“丞2”的今字。(1)上举;从低处引出。(2)援救;救助。
拯字诗词来源
【拯】自樊汉仙波流水清且澜。救此倒悬拯涂炭。南梁·作者:沈约《梁鼓吹曲十二首 其四 道亡》
但拯无明不染心。则与诸佛为心首。唐·作者:敦煌曲子《十二时 其八 佛性成就十二首》
但欲进贤求上赏,唯将拯溺作良媒。唐末·作者:韩偓《疏雨》
济川终望拯湮沉,喜捧清词浣俗襟。唐末至五代·作者:崔致远《奉和座主尚书避难过维阳宠示绝句三首 其三》
如嫌水德人多狎,拯溺宜将猛济宽。唐末·作者:周昙《春秋战国门 子产》
后见梁王未免哀,奈何无计拯倾颓。晚唐·作者:孙元晏《齐 王亮》
政化有同风偃草,更将馀力拯孤寒。南唐·作者:李中《和浔阳宰感旧绝句五首 其四》
拯济终凭宏愿力,安閒须得守愚方。后周·作者:释延寿《山居诗 其九》
违背此恩难拯拔,遭逢末世岂踌躇。北宋·作者:释重显《三宝赞 法宝》
纠缠空惊祸福频,沈舟未拯更摧轮。北宋·作者:宋庠《己巳孟春二十六日作》
尝忝乘轺宣渥命,更烦持节拯遐氓。北宋·作者:韩琦《韩渎学士领益漕》
岂顾有人张巧舌,第忧无术拯颓波。北宋·作者:强至《邑斋偶书》
事从梁栋拯隳颓,民有馀工库有财。北宋·作者:刘攽《次韵宋职方新脩厅事》
想见湖山只欲飞,急逃缘累拯衰迟。北宋·作者:黄裳《游吴有作 其一》
菩萨慈悲行愿深,遍游沙界拯枯沉。北宋·作者:黄拱《伏睹适公诗赞观世音菩萨果应所恳具述于前拱不揆浅拙谨吟一章同赞圣德》
回天巨力章犹在,拯溺深言老更忠。北宋·作者:张耒《范忠宣挽歌二首 其一》
随波俛仰如簸糠,并流拯之置道傍。北宋·作者:唐庚《取水行》
磊落胸中三万字,不应无意拯时危。宋·作者:刘一止《次韵无言兄卜筑二首 其一》
君家得猫自拯溺,恩育几岁忘其勤。宋·作者:刘一止《从谢仲谦乞猫一首》
救焚拯溺非天数,脩政攘夷赖主威。宋·作者:李纲《次韵陈中玉大卿二首 其二》
但拯无明不染心。则与诸佛为心首。唐·作者:敦煌曲子《十二时 其八 佛性成就十二首》
但欲进贤求上赏,唯将拯溺作良媒。唐末·作者:韩偓《疏雨》
济川终望拯湮沉,喜捧清词浣俗襟。唐末至五代·作者:崔致远《奉和座主尚书避难过维阳宠示绝句三首 其三》
如嫌水德人多狎,拯溺宜将猛济宽。唐末·作者:周昙《春秋战国门 子产》
后见梁王未免哀,奈何无计拯倾颓。晚唐·作者:孙元晏《齐 王亮》
政化有同风偃草,更将馀力拯孤寒。南唐·作者:李中《和浔阳宰感旧绝句五首 其四》
拯济终凭宏愿力,安閒须得守愚方。后周·作者:释延寿《山居诗 其九》
违背此恩难拯拔,遭逢末世岂踌躇。北宋·作者:释重显《三宝赞 法宝》
纠缠空惊祸福频,沈舟未拯更摧轮。北宋·作者:宋庠《己巳孟春二十六日作》
尝忝乘轺宣渥命,更烦持节拯遐氓。北宋·作者:韩琦《韩渎学士领益漕》
岂顾有人张巧舌,第忧无术拯颓波。北宋·作者:强至《邑斋偶书》
事从梁栋拯隳颓,民有馀工库有财。北宋·作者:刘攽《次韵宋职方新脩厅事》
想见湖山只欲飞,急逃缘累拯衰迟。北宋·作者:黄裳《游吴有作 其一》
菩萨慈悲行愿深,遍游沙界拯枯沉。北宋·作者:黄拱《伏睹适公诗赞观世音菩萨果应所恳具述于前拱不揆浅拙谨吟一章同赞圣德》
回天巨力章犹在,拯溺深言老更忠。北宋·作者:张耒《范忠宣挽歌二首 其一》
随波俛仰如簸糠,并流拯之置道傍。北宋·作者:唐庚《取水行》
磊落胸中三万字,不应无意拯时危。宋·作者:刘一止《次韵无言兄卜筑二首 其一》
君家得猫自拯溺,恩育几岁忘其勤。宋·作者:刘一止《从谢仲谦乞猫一首》
救焚拯溺非天数,脩政攘夷赖主威。宋·作者:李纲《次韵陈中玉大卿二首 其二》
拯字的康熙字典解释
【拯】【卯集中】【手字部】 拯; 康熙笔画:10; 页码:页427第22【唐韻】【集韻】 蒸上聲。【韻會】【正韻】 之庱切,讀與整同。救也,助也。【增韻】援也。【左傳·宣十二年】目于眢井而拯之。 又舉也。【易·艮卦】艮其腓,不拯其隨。【註】隨謂趾也。【集韻】本作抍。或作承。又作氶。【韻會】或作 。詳抍字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