栴字的含义
栴字的解释
栴
- 五行:
- 康熙笔画:10
- 拼音:zhān
- 繁体:栴
- 笔画:10
- 部首:木
栴字寓意
【栴】栴 zhān 〔栴檀〕a.檀香,常绿小乔木,如“巾之劫贝布,馔以栴栴饵。”b.山茶科的紫茎属植物。
栴字解释
【栴】[①][zhān][《廣韻》諸延切,平仙,章。]亦作“1”。见“栴檀”。
栴字诗词来源
【栴】十地严宫礼竺皇,栴檀楼阁半天香。唐·作者:陈陶《题豫章西山香城寺》
为求大士加持力,故造栴檀持咒形。北宋·作者:释遵式《大悲观音栴檀像》
栴檀未睹生天像,琬琰空传置寺碑。北宋·作者:丁谓《桂林资圣寺》
宴坐栴檀消篆字,眼前阛阓任嚣喧。北宋·作者:薛奎《寄金绳院正因大师》
栴檀叶落雨初歇,天外风清亦何别。北宋·作者:释重显《送如香大师》
栴檀林里振金毛,四顾清风拂几遭。北宋·作者:释重显《送僧 其三》
厇诉金毛师子子,栴檀林下青莎里。北宋·作者:释重显《颂药山师子话送僧》
传得栴檀相甚奇,绀容光彻照须弥。北宋·作者:罗适《石桥》
君不见海南水沈紫栴檀,碎身百鍊金博山。北宋·作者:黄庭坚《对酒歌答谢公静》
报尔栴檀林下人,应时纳祐还知否。北宋·作者:释守卓《偈二十四首 其十五》
栴檀林间法檀度,翰墨场中行秘书。北宋·作者:释德洪《次韵曾韵句游山》
苦忆长廊清磬音,复怀赞公栴檀林。北宋·作者:苏庄《寄鹤林辛上人》
一枝秀出栴檀林,想见馨香慰众心。北宋·作者:释正觉《偈颂二百零五首 其一百二十七》
俄而梦石一信通,授我大士栴檀像。南宋·作者:释慧空《答普贤梦石纪梦授观音偈》
栴檀级上金琅珰,五月寒风吹佛骨。南宋·作者:李石《资圣看画》
窗喷瀑布千岩雪,炉爇栴檀一炷烟。宋·作者:石羲叟《送僧归护国寺》
至今山泉脉四溢,喷薄声撼枯栴枫。宋·作者:李景遹《跃马泉》
帢帻巾边花草蔫,彝博栴檀飘馥苾。南宋·作者:彭郁《题万壑风烟亭百韵》
栴檀林下老支郎,偶汎溪边般若航。南宋·作者:李洪《赠法传》
柏树子边寻祖意,栴檀林下伴僧居。南宋·作者:刘过《简能仁礼老》
为求大士加持力,故造栴檀持咒形。北宋·作者:释遵式《大悲观音栴檀像》
栴檀未睹生天像,琬琰空传置寺碑。北宋·作者:丁谓《桂林资圣寺》
宴坐栴檀消篆字,眼前阛阓任嚣喧。北宋·作者:薛奎《寄金绳院正因大师》
栴檀叶落雨初歇,天外风清亦何别。北宋·作者:释重显《送如香大师》
栴檀林里振金毛,四顾清风拂几遭。北宋·作者:释重显《送僧 其三》
厇诉金毛师子子,栴檀林下青莎里。北宋·作者:释重显《颂药山师子话送僧》
传得栴檀相甚奇,绀容光彻照须弥。北宋·作者:罗适《石桥》
君不见海南水沈紫栴檀,碎身百鍊金博山。北宋·作者:黄庭坚《对酒歌答谢公静》
报尔栴檀林下人,应时纳祐还知否。北宋·作者:释守卓《偈二十四首 其十五》
栴檀林间法檀度,翰墨场中行秘书。北宋·作者:释德洪《次韵曾韵句游山》
苦忆长廊清磬音,复怀赞公栴檀林。北宋·作者:苏庄《寄鹤林辛上人》
一枝秀出栴檀林,想见馨香慰众心。北宋·作者:释正觉《偈颂二百零五首 其一百二十七》
俄而梦石一信通,授我大士栴檀像。南宋·作者:释慧空《答普贤梦石纪梦授观音偈》
栴檀级上金琅珰,五月寒风吹佛骨。南宋·作者:李石《资圣看画》
窗喷瀑布千岩雪,炉爇栴檀一炷烟。宋·作者:石羲叟《送僧归护国寺》
至今山泉脉四溢,喷薄声撼枯栴枫。宋·作者:李景遹《跃马泉》
帢帻巾边花草蔫,彝博栴檀飘馥苾。南宋·作者:彭郁《题万壑风烟亭百韵》
栴檀林下老支郎,偶汎溪边般若航。南宋·作者:李洪《赠法传》
柏树子边寻祖意,栴檀林下伴僧居。南宋·作者:刘过《简能仁礼老》
栴字的康熙字典解释
【栴】【辰集中】【木字部】 栴; 康熙笔画:10; 页码:页523第24【集韻】【類篇】【正韻】 諸延切,音旃。栴檀,香木。或作 。【古今註】栴檀木出扶南,色紫,亦謂之紫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