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的含义

樼字的解释

  • 五行:
  • 康熙笔画:16
  • 拼音:zhēn
  • 繁体:
  • 笔画:16
  • 部首:

樼字寓意

【樼】 zhēn 古同“榛”。

樼字解释

【樼】[①][zhēn][《廣韻》側詵切,平臻,莊。]亦作“1”。亦作“獉1”。(1)果木名。落叶灌木或小乔木,叶子互生,圆卵形或倒卵形,春日开花,雌雄同株,雄花黄褐色,雌花紅紫色,实如栗,可食用或榨油。(2)特指其果实。(3)丛木。(4)草木丛生貌。亦以形容荒废,衰败。

樼字诗词来源

【樼】荆榛古木闭荒阡,共道繁华不复全。盛唐·作者:孙逖《丹阳行》
古城莽苍饶荆榛,驱马荒城愁杀人。盛唐·作者:高适《古大梁行》
虎倒龙颠委榛棘,泪痕血点垂胸臆。唐·作者:杜甫《楠树为风雨所拔叹》
榛草荒凉村落空,驱驰卒岁亦何功。盛唐·作者:皇甫冉《使往寿州淮路寄刘长卿》
数家砧杵秋山下,一郡荆榛寒雨中。中唐·作者:韦应物《登楼寄王卿》
万里榛芜迷旧国,两河烽火复相连。唐·作者:刘商《送刘南史往杭州拜觐别驾叔》
称多量少鉴裁密,岂念幽桂遗榛菅。中唐·作者:韩愈《雪后寄崔二十六丞公》
汉寿城边野草春,荒祠古墓对荆榛。中唐·作者:刘禹锡《汉寿城春望》
向坟道径没荒榛,满室诗书积闇尘。唐·作者:白居易《过颜处士墓》
霜雪压多虽不死,荆榛长疾欲相埋。唐·作者:白居易《东城桂三首 其二》
城中虽有故第宅,庭芜园废生荆榛。唐·作者:白居易《感旧》
荆榛栉比塞池塘,狐兔骄痴缘树木。中唐·作者:元稹《连昌宫词》
谁能枉驾入荒榛,随例形相土木身。唐·作者:施肩吾《经桃花夫人庙》
桥山突兀在其左,荒榛交锁寒风愁。中唐·作者:舒元舆《桥山怀古》
识者同为一路行,岂可颠坠缘榛棘。唐·作者:天然《孤寂吟》
榛棘茫茫何是边,只为终朝尽众喧。唐·作者:天然《孤寂吟》
三寸利刀开旷路,万株榛棘拥身生。唐·作者:天然《孤寂吟》
荆榛一闭朝元路,唯有悲风吹晚松。唐·作者:嵩岳诸仙《嫁女诗 其八》
至今南顿诸耆旧,犹指榛芜作弄田。唐·作者:温庭筠《奉天西佛寺》
绝荆榛兮罢釿斸,饮馨香兮味清肃。唐·作者:良价《新丰吟》

樼字的康熙字典解释

【樼】【辰集中】【木字部】 樼; 康熙笔画:16; 页码:页552第03同榛。

与樼字同五行属的字

    与樼字有相同康熙笔画数的字

    与樼字有相同简体笔画数的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