酙字的含义
酙字的解释
酙
- 五行:
- 康熙笔画:11
- 拼音:zhēn
- 繁体:酙
- 笔画:11
- 部首:酉
酙字寓意
【酙】酙 zhēn 古同“斟”。
酙字解释
【酙】[①][zhēn][《龍龕手鑒》音針]同“斟1”。
酙字诗词来源
【酙】讶许人情太厚薄,分恩赋念能斟酌。陈朝·作者:傅縡《杂曲》
山阳倒载非难得,宜城醇酝促须斟。西梁·作者:沈君攸《羽觞飞上苑》
金浆既取玉杯斟,玉酒还用金膏酿。初唐·作者:武则天《游仙篇》
汞在中宫芽在南,先须斟酌莫教参。唐·作者:张果《金虎白龙诗 其十四》
雕琢形仪似陇禽,绿杨影里可分斟。唐·作者:杜甫《鹦鹉杯诗》
剡茗情来亦好斟,空门一别肯沾襟。唐·作者:皎然《送许丞还洛阳》
凿落满斟判酩酊,香囊高挂任氤氲。唐·作者:胡杲《七老会诗》
山茗煮时秋雾碧,玉杯斟处彩霞鲜。唐·作者:刘真《七老会诗》
上幽岫兮得所钦,山蔬尘兮桂酒斟。唐·作者:徐魁《閒游赋附长歌》
紫蟹霜肥秋纵好,绿醅蚁滑晚慵斟。中唐·作者:殷尧藩《九日病起》
峨嵋仙府静沈沈,玉液金华莫厌斟。唐·作者:青城丈人《送太乙真君酒》
时斟海内千年酒,惯摘壶中四序花。中唐·作者:吕岩《七言 其三十》
东海即为郎斟酌,绮疏长悬七星杓。唐·作者:陈陶《殿前生桂树》
更阅前题已披卷,仍斟昨夜未开缸。唐·作者:李商隐《水斋》
辇下翠蛾须强展,尊中绿蚁且徐斟。唐·作者:郑史《秋日零陵与幕下诸宾游河夜饮》
汉武清斋夜筑坛,自斟明水醮仙官。唐·作者:薛逢《汉武宫辞》
闲招好客斟香蚁,闷对琼花咏散盐。唐末至五代·作者:韦庄《冬日长安感志寄献虢州崔郎中二十韵》
重阳未到已登临,探得黄花且独斟。唐末·作者:司空图《丁巳重阳》
银汉攀缘知必到,月宫斟酌去非遥。唐·作者:李翔《百步桥》
清管彻时斟玉醑,碧筹回处掷金船。晚唐·作者:黄滔《江州夜宴献陈员外》
山阳倒载非难得,宜城醇酝促须斟。西梁·作者:沈君攸《羽觞飞上苑》
金浆既取玉杯斟,玉酒还用金膏酿。初唐·作者:武则天《游仙篇》
汞在中宫芽在南,先须斟酌莫教参。唐·作者:张果《金虎白龙诗 其十四》
雕琢形仪似陇禽,绿杨影里可分斟。唐·作者:杜甫《鹦鹉杯诗》
剡茗情来亦好斟,空门一别肯沾襟。唐·作者:皎然《送许丞还洛阳》
凿落满斟判酩酊,香囊高挂任氤氲。唐·作者:胡杲《七老会诗》
山茗煮时秋雾碧,玉杯斟处彩霞鲜。唐·作者:刘真《七老会诗》
上幽岫兮得所钦,山蔬尘兮桂酒斟。唐·作者:徐魁《閒游赋附长歌》
紫蟹霜肥秋纵好,绿醅蚁滑晚慵斟。中唐·作者:殷尧藩《九日病起》
峨嵋仙府静沈沈,玉液金华莫厌斟。唐·作者:青城丈人《送太乙真君酒》
时斟海内千年酒,惯摘壶中四序花。中唐·作者:吕岩《七言 其三十》
东海即为郎斟酌,绮疏长悬七星杓。唐·作者:陈陶《殿前生桂树》
更阅前题已披卷,仍斟昨夜未开缸。唐·作者:李商隐《水斋》
辇下翠蛾须强展,尊中绿蚁且徐斟。唐·作者:郑史《秋日零陵与幕下诸宾游河夜饮》
汉武清斋夜筑坛,自斟明水醮仙官。唐·作者:薛逢《汉武宫辞》
闲招好客斟香蚁,闷对琼花咏散盐。唐末至五代·作者:韦庄《冬日长安感志寄献虢州崔郎中二十韵》
重阳未到已登临,探得黄花且独斟。唐末·作者:司空图《丁巳重阳》
银汉攀缘知必到,月宫斟酌去非遥。唐·作者:李翔《百步桥》
清管彻时斟玉醑,碧筹回处掷金船。晚唐·作者:黄滔《江州夜宴献陈员外》
酙字的康熙字典解释
【酙】【備考】【酉集】【酉字部】 酙; 康熙笔画:11; 页码:页1281第28【龍龕】同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