窒字的含义
窒字的解释
窒
- 五行:火
- 康熙笔画:11
- 拼音:zhì
- 繁体:窒
- 笔画:11
- 部首:穴
窒字寓意
【窒】窒 zhì 阻塞不通:窒息。窒塞。窒闷。
窒字解释
【窒】[①][zhì][《廣韻》陟栗切,入質,知。][《廣韻》丁結切,入屑,端。](1)堵塞;闭塞不通。(2)引申为抵触;矛盾。(3)抑制;遏止。(4)障碍物。(5)通“恎”。乖戾;执拗。(6)通“恎”。恐惧。参见“窒惕”。(7)通“室”。房屋。[②][dié][《集韻》徒結切,入屑,定。]见“窒2皇”。
窒字诗词来源
【窒】迒蹊巢穴尽窒塞,礼乐刑政皆弛张。唐·作者:杜牧《皇风》
顷来官长稍自安,市里颇闻浮诉窒。北宋·作者:刘弇《建阳县二首 其一》
失声忍号气窒咽,泪如绠縻汲九泉。北宋·作者:贺铸《亡女胜璋哀辞》
端上人,会不会,会与不会俱窒碍。北宋·作者:释德洪《送端上人入黄龙》
迁善宜将窒欲参,此轩名损亦何谈。宋·作者:许景衡《损轩诗》
一衣一食便有馀,从此梁溪须窒欲。宋·作者:李纲《偶题二首 其一》
杜门却扫与世绝,欲窒两牖忘雷霆。宋·作者:李纲《春晓闻众禽声有感》
使其应入如所观,与夺交驰还窒阂。南宋·作者:释慧空《送茶头并化士 其十二》
老境光阴怯雨霜,怕寒窒隙似猜防。宋·作者:曹勋《台城杂诗七首 其二》
情窦欲开先自窒,心田已净弗须锄。宋·作者:郭印《次韵正纪见贻之什》
淫坊酒肆转光明,绝类离伦何窒碍。南宋·作者:释印肃《颂石头和尚草庵歌 其十八》
讼端可窒君试思,岁时邻里相谐嬉。南宋·作者:陆游《谕邻人三首 其二》
我亦近来知损益,只将惩窒度馀生。南宋·作者:朱熹《感尚子平事》
百尔动摇山特立,千斯窒碍水旁通。南宋·作者:曾丰《四月解官渡海陆出北流置舟在南雄又陆出拟小春到家》
山到江湄穷则变,水归峻口窒斯通。南宋·作者:曾丰《北归舟次清远县上游欲入硖》
谁生厉阶今为梗,涓涓不窒惊涛澜。南宋·作者:程公许《忆昔行送李成之徵君》
忿欲伤生甚斧斨,易言惩窒味尤长。南宋·作者:刘克庄《忿欲一首》
谁解胸中无窒碍,两随造化不相讥。宋·作者:陈藻《适武林途中作》
动静两途无窒碍,不离当处是瀛州。南宋末·作者:李道纯《述工夫 其四 日用》
八达四通无窒碍,随时随处阐全真。南宋末·作者:李道纯《述工夫 其十三 调燮》
顷来官长稍自安,市里颇闻浮诉窒。北宋·作者:刘弇《建阳县二首 其一》
失声忍号气窒咽,泪如绠縻汲九泉。北宋·作者:贺铸《亡女胜璋哀辞》
端上人,会不会,会与不会俱窒碍。北宋·作者:释德洪《送端上人入黄龙》
迁善宜将窒欲参,此轩名损亦何谈。宋·作者:许景衡《损轩诗》
一衣一食便有馀,从此梁溪须窒欲。宋·作者:李纲《偶题二首 其一》
杜门却扫与世绝,欲窒两牖忘雷霆。宋·作者:李纲《春晓闻众禽声有感》
使其应入如所观,与夺交驰还窒阂。南宋·作者:释慧空《送茶头并化士 其十二》
老境光阴怯雨霜,怕寒窒隙似猜防。宋·作者:曹勋《台城杂诗七首 其二》
情窦欲开先自窒,心田已净弗须锄。宋·作者:郭印《次韵正纪见贻之什》
淫坊酒肆转光明,绝类离伦何窒碍。南宋·作者:释印肃《颂石头和尚草庵歌 其十八》
讼端可窒君试思,岁时邻里相谐嬉。南宋·作者:陆游《谕邻人三首 其二》
我亦近来知损益,只将惩窒度馀生。南宋·作者:朱熹《感尚子平事》
百尔动摇山特立,千斯窒碍水旁通。南宋·作者:曾丰《四月解官渡海陆出北流置舟在南雄又陆出拟小春到家》
山到江湄穷则变,水归峻口窒斯通。南宋·作者:曾丰《北归舟次清远县上游欲入硖》
谁生厉阶今为梗,涓涓不窒惊涛澜。南宋·作者:程公许《忆昔行送李成之徵君》
忿欲伤生甚斧斨,易言惩窒味尤长。南宋·作者:刘克庄《忿欲一首》
谁解胸中无窒碍,两随造化不相讥。宋·作者:陈藻《适武林途中作》
动静两途无窒碍,不离当处是瀛州。南宋末·作者:李道纯《述工夫 其四 日用》
八达四通无窒碍,随时随处阐全真。南宋末·作者:李道纯《述工夫 其十三 调燮》
窒字的康熙字典解释
【窒】【午集下】【穴字部】 窒; 康熙笔画:11; 页码:页865第11【唐韻】【集韻】【韻會】 陟栗切,音挃。【說文】塞也。【易·訟卦】有孚窒。【詩·豳風】穹窒熏 。【爾雅·釋言】窒,塞也。【疏】謂堙塞。 又【爾雅·釋天】月在庚曰窒。 又【揚子·方言】劒削,自河而北,燕趙之閒謂之窒。 又【廣雅】窒,滿也。 又【廣韻】【集韻】【韻會】 丁結切,音櫍。又【集韻】乃結切,音涅。義 同。 又【集韻】徒結切,音姪。實也。一曰寢門冢前闕,皆謂之窒皇。【左傳·宣十四年】投袂而起,屨及于窒皇。【註】窒皇,寢門闕。 又借作室。【漢·韓敕後 】庫窒中朗。考證:〔【左傳·宣十四年】投袂而起,屨及於窒皇。【註】窒,寢門闕。〕 謹照原註窒下增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