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的含义

橊字的解释

  • 五行:
  • 康熙笔画:16
  • 拼音:liú
  • 繁体:
  • 笔画:16
  • 部首:

橊字寓意

【橊】 liú 古同“榴”。

橊字解释

【橊】[①][liú][《廣韻》力求切,平尤,來。]亦作“1”。果木名。即石榴。

橊字诗词来源

【橊】青琐门外安石榴,连枝接叶夹御沟。南梁·作者:吴均《行路难五首 其二》
交龙成锦斗凤纹,芙蓉为带石榴裙。南梁·作者:萧绎《乌栖曲四首 其三》
石榴绞带轻花转,桃枝绿扇微风发。初唐·作者:上官仪《和太尉戏赠高阳公》
不信比来长下泪,开箱验取石榴裙。初唐·作者:武则天《杂曲歌辞 如意娘》
红粉青娥映楚云,桃花马上石榴裙。初唐·作者:杜审言《戏赠赵使君美人》
眉黛夺将萱草色,红裙妒杀石榴花。唐·作者:万楚《五日观妓》
合欢锦带蒲萄花,连理香裙石榴色。唐·作者:阎德隐《薛王花烛行》
总使榴花能一醉,终须萱草暂忘忧。唐·作者:沈颂《卫中作》
海花争让候榴花,犯雪先开内史家。盛唐·作者:皇甫冉《韦中丞西厅海榴》
石榴裙裾蛱蝶飞,见人不语颦蛾眉。唐·作者:常建《古兴》
雨过青山猿叫时,愁人泪点石榴枝。唐·作者:李嘉祐《过乌公山寄钱起员外》
江上年年小雪迟,年光独报海榴知。唐·作者:李嘉祐《韦润州后亭海榴》
幡竿映水出蒲樯。榴花向阳临镜妆。唐·作者:秦瑀《柏梁体状云门山物》
淮阳卧理有清风,腊月榴花带雪红。中唐·作者:皇甫曾《韦使君宅海榴咏》
映日纱窗深且闲,含桃红日石榴殷。唐·作者:刘复《夏日》
迎杯乍举石榴裙,匀粉时交合欢扇。中唐·作者:权德舆《放歌行》
曾见白家樊素口,瓠犀颗颗缀榴芳。唐·作者:赵鸾鸾《檀口》
五月榴花照眼明,枝间时见子初成。中唐·作者:韩愈《题张十一旅舍三咏 榴花》
山榴踯躅少意思,照耀黄紫徒为丛。中唐·作者:韩愈《杏花》
隔帘惟见中庭草,一树山榴依旧开。中唐·作者:刘禹锡《伤愚溪三首 其一》

橊字的康熙字典解释

【橊】【辰集中】【木字部】 橊; 康熙笔画:16; 页码:页552第29【廣韻】【集韻】【韻會】【正韻】 力求切,音榴。石橊,果名。【博物志】張騫使西域回所得。【博雅】若橊,石橊也。丹實垂垂若贅瘤也。【左思·蜀都賦】若橊競裂。【崔豹·古今註】一名丹若。 又橊橊,獸名也。【山海經】隂山有獸,其狀如貍,其音如橊橊。

与橊字同五行属的字

    与橊字有相同康熙笔画数的字

    与橊字有相同简体笔画数的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