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的含义

扁字的解释

  • 五行:
  • 康熙笔画:9
  • 拼音:biǎn
  • 繁体:
  • 笔画:9
  • 部首:

扁字寓意

【扁】 biǎn 物体平而薄:豆。担。圆。铲。 古同“匾”,匾额。 piān 小:舟。

扁字解释

【扁】[①][biǎn][《廣韻》方典切,上銑,幫。][《廣韻》蒲泫切,上銑,並。][《廣韻》符善切,上獮,奉。][《集韻》補典切,上銑,幫。]亦作“揙2”。(1)在门户上题字。(2)匾额。后多作“匾”。(3)谓物体宽而薄。(4)走样。含有轻视、鄙夷意。(5)犹撇嘴。人生气时嘴巴的表情。(6)方言。把东西掖在腰间。(7)同“褊”。参见“心”。(8)姓。战国时有鹊。[②][piān][《廣韻》芳連切,平仙,滂。][《集韻》紕延切,平,滂。](1)狭小貌。参见“2舟”。(2)通“偏”。僻远。(3)通“偏”。偏瘫,半身不遂症。参见“2枯”。(4)通“翩”。参见“2”。[③][biān][《集韻》卑眠切,平先,幫。](1)见“3諸”。(2)通“編”。[④][biàn][《字彙》婢免切]通“徧1”。

扁字诗词来源

【扁】谁家今夜扁舟子,何处相思明月楼?唐·作者:张若虚《春江花月夜》
潮落江平未有风,扁舟共济与君同。盛唐·作者:孟浩然《渡浙江问舟中人》
丹阳古郡洞庭阴,落日扁舟此路寻。盛唐·作者:孙逖《丹阳行》
扁舟夜入江潭泊,露白风高气萧索。盛唐·作者:孙逖《夜宿浙江》
遥送扁舟安陆郡,天边何处穆陵关。盛唐·作者:王昌龄《送薛大赴安陆》
扁舟乘月暂来去,谁道沧浪吴楚分。盛唐·作者:王昌龄《送李五》
武陵溪口驻扁舟,溪水随君向北流。盛唐·作者:王昌龄《卢溪主人》
别馆萧条风雨寒,扁舟月色渡江看。盛唐·作者:王昌龄《别辛渐》
但令意远扁舟近,不道沧江百丈深。盛唐·作者:王昌龄《送姚司法归吴》
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盛唐·作者:李白《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
柳色扁舟带水阴,闻君卧疾引登临。唐·作者:丘为《辛四卧病舟中群公招登慈和寺》
扁舟不独如张翰,白帽还应似管宁。唐·作者:杜甫《严中丞枉驾见过》
扁舟系缆沙边久,南国浮云水上多。唐·作者:杜甫《奉寄别马巴州》
扁舟欲往箭满眼,杳杳南国多旌旗。唐·作者:杜甫《乾元中寓居同谷县作歌七首 其四》
东西南北更谁论,白首扁舟病独存。唐·作者:杜甫《追酬故高蜀州人日见寄》
明月秋风洞庭水,孤鸿落叶一扁舟。唐·作者:贾至《初至巴陵与李十二白裴九同泛洞庭湖三首 其一》
顷来荷策干明主,还复扁舟归五湖。唐·作者:钱起《送褚大落第东归》
扁舟欲到泷口湍,春水湍泷上水难。唐·作者:元结《宿丹崖翁宅》
来谒大官兼问政,扁舟却入九疑山。唐·作者:元结《杂曲歌辞 其一 欸乃曲》
请君看取百年事,业就扁舟泛五湖。唐·作者:李泌《长歌行》

扁字的康熙字典解释

【扁】【卯集中】【户字部】 扁; 康熙笔画:9; 页码:页415第22〔古文〕 【廣韻】【集韻】【韻會】【正韻】 補典切,音匾。【說文】署也。从戶 。戶 者,署門戶之文也。會意。其餘皆借義。凡器物不圓者曰扁。【後漢·東夷傳】辰韓生兒,欲其頭扁,押之以石。 又 也。【詩·小雅】有扁斯石。 又【廣韻】薄泫切【集韻】婢典切, 音辮。【集韻】姓也。古有扁鵲。或作鶣。 又【廣韻】符善切【集韻】婢善切, 音楩。又【集韻】婢忍切,音牝。義 同。 又【集韻】孚袁切,音翻。番也。【莊子·知北遊】扁然。【郭註】音翻。 又【集韻】【類篇】 眠切,音邊。扁諸,劒名。 又【集韻】蒲眠切,音蹁。圜貌。 又【廣韻】芳連切【集韻】紕延切, 音篇。【廣韻】小舟也。考證:〔【前漢·東夷傳】三韓生兒,欲其頭匾,壓之以石。〕 謹照原書前漢改後漢。三韓改辰韓。匾改扁。壓改押。

与扁字有相同康熙笔画数的字

与扁字有相同简体笔画数的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