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的含义

派字的解释

  • 五行:
  • 康熙笔画:10
  • 拼音:
  • 繁体:
  • 笔画:9
  • 部首:

派字寓意

【派】 pài 水的支流:九(指长江支流之多)。 一个系统的分支:系。别。性。党。 作风,风度:正。气势。头。 分配,指定:赴。驻。遣。委。 指摘:不是。 量词(a.用于别,如“两的意见争论不休”;b.用于景色、气象、语言等,前面用“一”字,如“一胡言”、“好一北国风光”)。

派字解释

【派】[①][pài][《廣韻》匹卦切,去卦,滂。]亦作“沠1”。(1)江河的支流。(2)泛指江河的流水。(3)水分道而流;使水分道而流。(4)政治立场、学术主张、创作方法或作风、习气等相同的人形成的小团体或别。(5)宗族的分支。(6)遣;委。(7)区分;分。(8)分配,分摊。(9)指摘。(10)气;风度。(11)估计,猜想。(12)量词。犹片,阵。用于景色,气象,声音,言语等。[②][pā]见“2司”。

派字诗词来源

【派】山万仞兮多高峰,流九派兮饶江渚。南梁·作者:萧统《示云麾弟》
树庐岳兮高且峻,瞻派水兮去泱泱。南梁·作者:萧纲《应令诗》
幽人一派泉石心,倚溪著此数椽屋。唐·作者:陆善经《寓汨罗芭蕉寺》
山从建业千峰出,江至浔阳九派分。盛唐·作者:皇甫冉《送李录事赴饶州》
长江九派人归少,寒岭千重雁度迟。盛唐·作者:皇甫冉《招隐寺送阎判官还江州》
千丛野竹连湘浦,一派寒江下吉阳。唐·作者:耿湋《发绵津驿》
数派清泉黄菊盛,一林寒露紫梨繁。中唐·作者:卢纶《晚次新丰北野老家书事呈赠韩质明府》
溪中鸟鸣春景旦,一派寒冰忽开散。中唐·作者:卢纶《陈翃郎中北亭送侯钊侍御赋得带冰流歌》
泠泠一带清溪水,远派来通历阳市。唐·作者:李聪《咏历溪在历阳西一里》
灵汜桥边多感伤,分明湖派绕回塘。唐·作者:李绅《新楼诗二十首 其二十 灵汜桥》
洪河一派清淮接,堤草芦花万里秋。唐·作者:李绅《却入泗口》
浦派萦回误远近,桥岛向背迷窥临。唐·作者:白居易《池上作》
座内数声来远鹤,烟中一派辨孤舟。唐·作者:王鲁复《水楼》
江逢九派人将别,猿到三声月为秋。唐·作者:熊孺登《与左兴宗湓城别》
为君试发一声看,九派烟霞愁漫漫。唐·作者:李涉《李独携酒见访》
广陵花盛帝东游,先劈昆崙一派流。唐·作者:许浑《汴河亭》
山边树下行人少,一派新泉日午时。唐·作者:朱庆馀《寻僧》
一派远光澄碧月,万株耸翠猎金飙。唐·作者:张又新《青障山》
七条瘦玉叩寒星,万派流泉哭纤指。唐·作者:无名氏《听琴》
铿铿铛铛寒重重,盘涡蹙派鸣蛟龙。中唐·作者:牛殳《方响歌》

派字的康熙字典解释

【派】【巳集上】【水字部】 派; 康熙笔画:10; 页码:页623第01【廣韻】匹卦切【集韻】【韻會】普卦切, 音 。【說文】別水也。一曰水分流也。【左思·吳都賦】百川派別,歸海而會。 又【博雅】水自汾出爲派。 又【集韻】卜卦切,音 。谷名,在安邑。 又莫獲切,音麥。泉潛通也。 又【韻補】叶滂佩切,音配。【歐陽修·病暑賦】覽星辰之浮沒,視日月之隂蔽。披閶闔之淸風,飮黃流之巨派。 又叶普駕切,音怕。【呂溫勳臣贊】河出昆侖,來潤中夏。連山合沓,橫擁其派。 或作泒,非。泒音孤,水名。考證:〔【博雅】水自分出爲派。〕 謹照原文分改汾。

与派字有相同康熙笔画数的字

与派字有相同简体笔画数的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