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的含义

搔字的解释

  • 五行:
  • 康熙笔画:14
  • 拼音:sāo
  • 繁体:
  • 笔画:12
  • 部首:

搔字寓意

【搔】 sāo 挠,用手指甲轻刮:痒。头。隔靴痒。 古同“骚”,扰乱。

搔字解释

【搔】[①][sāo][《廣韻》蘇遭切,平豪,心。](1)以指甲或他物轻刮。(2)指奇痒而须之疾。(3)操持。(4)骚扰;骚乱。(5)通“慅”。忧虑。参见“”。[②][sào][《集韻》先到切,去号,心。]亦作“1”。攫取,抓取。[③][zhǎo][《集韻》側絞切,上巧,莊。]通“爪1”。指甲。

搔字诗词来源

【搔】有时扪虱独搔首,目送归鸿篱下眠。盛唐·作者:李颀《野老曝背》
纵使登高只断肠,不如独坐空搔首。盛唐·作者:高适《九日酬颜少府》
真成独坐空搔首,门柳萧萧噪暮鸦。盛唐·作者:高适《重阳》
明星玉女备洒扫,麻姑搔背指爪轻。盛唐·作者:李白《西岳云台歌送丹丘子》
玉作搔头金步摇,高张苦调响连宵。唐·作者:顾况《王郎中妓席五咏 箜篌》
中禁鸣钟日欲高,北窗欹枕望频搔。中唐·作者:杨凌《即事寄人》
步摇金翠玉搔头,倾国倾城胜莫愁。中唐·作者:武元衡《赠佳人》
满目归心何处说,欹眠搔首不胜情。中唐·作者:权德舆《自桐庐如兰溪有寄》
醉来重整华阳巾,搔首惊看白发新。唐·作者:牟融《春日山亭》
多少客怀消不得,临风搔首浩漫漫。唐·作者:牟融《秋夜醉归有感而赋》
西望家山成浩叹,临风搔首不胜愁。唐·作者:牟融《寄范使君》
何事登楼□□□,几回搔首□思归。唐·作者:牟融《山中有怀李十二》
几度无聊倍惆怅,临风搔首独兴哀。唐·作者:牟融《客中作》
搔首临风独倚栏,客边惊觉岁华残。唐·作者:牟融《有感二首 其二》
搔首惊闻楚些歌,拂衣归去泪悬河。唐·作者:牟融《邵公母》
萝屋萧萧事事幽,临风搔首远凝眸。唐·作者:牟融《题山庄》
蜂须蝉翅薄松松,浮动搔头似有风。中唐·作者:王建《宫词一百首 其四十二》
裁衣寄远泪眼暗,搔头频挑移近床。中唐·作者:韩愈《短灯檠歌》
行到中庭数花朵,蜻蜓飞上玉搔头。中唐·作者:刘禹锡《和乐天春词》
花钿委地无人收,翠翘金雀玉搔头。唐·作者:白居易《长恨歌》

搔字的康熙字典解释

【搔】【卯集中】【手字部】 搔; 康熙笔画:14; 页码:页446第25【唐韻】【集韻】【韻會】【正韻】 蘇曹切,音騷。【說文】刮也。【增韻】手爬也。【詩·邶風】搔首踟躕。【禮·內則】疾痛苛癢,而敬抑搔之。【註】抑按搔摩也。【前漢·枚乗傳】十圍之木,始生如蘖,足可搔而絕。【註】搔,謂抓也。 又與騷通。【吳志·陸凱傳】所在搔擾,更爲煩苛。【集韻】或作 。 又側絞切,音爪。手足甲也。與蚤同。【儀禮·士虞禮】沐浴櫛搔翦。通作爪。 又先到切,音譟。與 同。攫搏也。互見前八畫增字。

与搔字有相同康熙笔画数的字

与搔字有相同简体笔画数的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