疡字的含义
疡字的解释
疡
- 五行:火
- 康熙笔画:14
- 拼音:yáng
- 繁体:瘍
- 笔画:8
- 部首:疒
疡字寓意
【疡】疡 (瘍) yáng 疮、痈、疽、疖等的通称,创伤。 溃烂:溃疡。脓疡。
疡字解释
【疡】[①][yáng][《廣韻》與章切,平陽,以。]“疡1”的繁体字。(1)痈疮。(2)指生疮。(3)破损,溃烂。
疡字诗词来源
【疡】疮疡疾病一皆往,所应不必黄金赍。北宋·作者:释道潜《赠邹医》
投以大句尤加详,启函惬兴剧爬疡。北宋·作者:刘弇《赠贾仲武》
足疡所赖非心害,目眚犹欣见旧书。南宋·作者:李吕《病中遣兴》
老苦疮疡行又止,閒将饼饵问平安。南宋·作者:韩淲《欲过履道庵不果因以诗送饼饵》
不肯中和按故常,膈痰鼻涕更头疡。宋末元初·作者:方回《寒热不调病一月馀》
甫得木瓜治膝肿,又须荆芥沐头疡。宋末元初·作者:方回《病后夏初杂书近况十首 其七》
爬搔最苦疮疡痒,擗踊时闻哭泣哀。宋末元初·作者:方回《重阳后三日犹热多病者死者》
丹泉阴涌崖不枯,一浴能已疡痱肤。元·作者:王仪《送郑子美入黄山读书》
我来欲浣尘俗缘,垢腻净尽疡痱痊。元末明初·作者:唐桂芳《东南山水瑰奇甲天下莫若天台匡庐三茅武彝予尝游焉其以温泉名者如三山之天汤句曲之汤水又尝游焉私怪句曲人颇以牲杀污辱之三山置士卒锔鐍虽不同句曲污辱为王公贵人禁不得一澡浴者黄山予乡闬之名山也距郡城百有馀里未尝一即焉以游癸夘九月某日狂风怒号滕六大作予游焉浴于池甑蒸汤沸其气如饙馏然内池限以石甃外池濒于溪流当水涨龙必潜泳易致湮塞盖地产丹砂故也与句曲三山特异虽知群仙饷以琼琳玉树珍禽缟鹤但恨诸峰巘崿千态万状不能悉睹主其院者永传性宗同游者谢馀庆君善序而诗之者唐某也》
荀偃中军头若疡,仲由结缨能正色。明·作者:刘璟《送戎医玉液子徐文显还欈李》
错倒银河逆地来,疮疡山岳九天颓。明·作者:朴英《观涨》
疡医本是天官属,医国方须肘后传。明末清初·作者:钱谦益《赠建昌痔医黄岐彬》
山公起复义不妨,使君哭之心转疡。明末清初·作者:毛奇龄《读何使君夫子渡曹娥江哭父卷子书后》
秋来盛暑侵衰质,两腋疡生不能笔。明末清初·作者:陈恭尹《答鲍让侯即送之之楚》
兄患疡疽势正啴,梦中语笑报平安。清·作者:吴之振《怀晚村 其二》
拥面大叫欲发狂,浑肌赪凸生疥疡。清·作者:南有容《山蜂》
疡医误已痈疽溃,肉食谋仍燕雀嬉。清·作者:赵翼《读史 其四》
施诸饮食逮乳哺,襁褓或免瘠与疡。清·作者:祁寯藻《痘诗付彭孙》
噆肤创疡已痂脱,饮之上药终腴肥。清·作者:姚燮《阅邸报书苏侍御廷魁奏疏后即寄怀侍御》
载历松铁如沧桑,什袭完好无菑疡。清·作者:张穆(石洲)《唐拓武梁画像歌》
投以大句尤加详,启函惬兴剧爬疡。北宋·作者:刘弇《赠贾仲武》
足疡所赖非心害,目眚犹欣见旧书。南宋·作者:李吕《病中遣兴》
老苦疮疡行又止,閒将饼饵问平安。南宋·作者:韩淲《欲过履道庵不果因以诗送饼饵》
不肯中和按故常,膈痰鼻涕更头疡。宋末元初·作者:方回《寒热不调病一月馀》
甫得木瓜治膝肿,又须荆芥沐头疡。宋末元初·作者:方回《病后夏初杂书近况十首 其七》
爬搔最苦疮疡痒,擗踊时闻哭泣哀。宋末元初·作者:方回《重阳后三日犹热多病者死者》
丹泉阴涌崖不枯,一浴能已疡痱肤。元·作者:王仪《送郑子美入黄山读书》
我来欲浣尘俗缘,垢腻净尽疡痱痊。元末明初·作者:唐桂芳《东南山水瑰奇甲天下莫若天台匡庐三茅武彝予尝游焉其以温泉名者如三山之天汤句曲之汤水又尝游焉私怪句曲人颇以牲杀污辱之三山置士卒锔鐍虽不同句曲污辱为王公贵人禁不得一澡浴者黄山予乡闬之名山也距郡城百有馀里未尝一即焉以游癸夘九月某日狂风怒号滕六大作予游焉浴于池甑蒸汤沸其气如饙馏然内池限以石甃外池濒于溪流当水涨龙必潜泳易致湮塞盖地产丹砂故也与句曲三山特异虽知群仙饷以琼琳玉树珍禽缟鹤但恨诸峰巘崿千态万状不能悉睹主其院者永传性宗同游者谢馀庆君善序而诗之者唐某也》
荀偃中军头若疡,仲由结缨能正色。明·作者:刘璟《送戎医玉液子徐文显还欈李》
错倒银河逆地来,疮疡山岳九天颓。明·作者:朴英《观涨》
疡医本是天官属,医国方须肘后传。明末清初·作者:钱谦益《赠建昌痔医黄岐彬》
山公起复义不妨,使君哭之心转疡。明末清初·作者:毛奇龄《读何使君夫子渡曹娥江哭父卷子书后》
秋来盛暑侵衰质,两腋疡生不能笔。明末清初·作者:陈恭尹《答鲍让侯即送之之楚》
兄患疡疽势正啴,梦中语笑报平安。清·作者:吴之振《怀晚村 其二》
拥面大叫欲发狂,浑肌赪凸生疥疡。清·作者:南有容《山蜂》
疡医误已痈疽溃,肉食谋仍燕雀嬉。清·作者:赵翼《读史 其四》
施诸饮食逮乳哺,襁褓或免瘠与疡。清·作者:祁寯藻《痘诗付彭孙》
噆肤创疡已痂脱,饮之上药终腴肥。清·作者:姚燮《阅邸报书苏侍御廷魁奏疏后即寄怀侍御》
载历松铁如沧桑,什袭完好无菑疡。清·作者:张穆(石洲)《唐拓武梁画像歌》
疡字的康熙字典解释
【疡】【午集中】【疒字部】 瘍; 康熙笔画:14; 页码:页769第22【唐韻】與章切【集韻】【韻會】余章切【正韻】移章切, 音陽。【說文】頭創也。【廣韻】傷也。【集韻】一曰創癰。【左傳·襄十九年】荀偃癉疽生,瘍於頭。【疏】瘍,頭創也。【禮·曲禮】身有瘍則浴。【周禮·天官·瘍醫註】瘍,創 也。又【醫師】凡邦之有疾病者,疕瘍者造焉。【註】身傷曰瘍。 又【集韻】大浪切,音宕。畜病泄。 【類篇】或作痒。亦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