鄶字的含义
鄶字的解释
鄶
- 五行:木
- 康熙笔画:20
- 拼音:kuài
- 繁体:鄶
- 笔画:15
- 部首:阝
鄶字寓意
【鄶】鄶 kuài 见“郐”。
鄶字解释
【鄶】[①][kuài]“郐1”的繁体字。(1)古国名。妘姓。相传为祝融之后。周初封国,后为郑武公所灾。故地在今河南省郑州市南。(2)指《诗·桧风》。参见“鄶下無譏”。(3)姓。宋有郐士隆。
鄶字诗词来源
【鄶】郐王玉笛三更咽,虢国金车十里香。唐·作者:薛逢《开元后乐》
谁云自郐无讥者,一曲阳春可见微。北宋·作者:刘攽《次韵裴库部雪二首 其一》
老此安能为有无,曹会岂可当大都。北宋末·作者:周紫芝《次韵季共月夜见怀竹坡用子绍韵 其十》
自惭浅陋如曹郐,季子观风定不观。南宋·作者:王十朋《知宗即席和端字韵三首提舶退即足之予第三诗经夕方和录呈二家》
我诗如曹郐,拆东补西裳作带。南宋·作者:杨万里《予因集杜句跋杜诗呈监试谢昌国察院谢丈复集杜句见赠予以百家衣报之》
学蹈丘轲难合俗,诗如曹郐不成邦。南宋·作者:李洪《再赋简李尉》
君诗我续貂不足,曹郐大楚非匹俦。南宋·作者:张孝祥《和都运判院韵辄记即事 其七》
如何江湖大国楚,笑谓曹郐言地丑。南宋·作者:曾协《次韵翁士秀病起》
勿云蕞尔曹郐下,舞袖莫回脚不伸。南宋·作者:陈造《次韵梁教授》
许蔡衡湘全楚地,了知邾郐不在邦。南宋·作者:陈造《呈程帅五首 其一》
强将俚语赓妍倡,曹郐端惭齿卫风。宋·作者:喻良能《次韵王宫教见贻之什》
江西宗派不足进,自郐以下曾无讥。宋·作者:喻良能《次韵王待制读东坡诗兼述韩欧之美一首》
众咻直欲齐为语,一笑姑存郐与讥。宋末元初·作者:牟巘《贺张老山得代》
在陈自郐哦韩句,敢望空罍有浊斟。宋末元初·作者:方回《九月初四日大风雨近重阳无酒夜成二首 其一》
故国山河连小郐,旧家鸡犬识新丰。金·作者:刘涛《送王纯叔守曹州》
春秋古称郐子国,溱洧水活鲂鱼干。元末明初·作者:高启《答余新郑(即余尧臣也。可补余传之阙)》
斯冰以来少正体,曹郐而下多变风。明·作者:童冀《方壶隶书张伸举承旨海上所寄长律见贻因次其韵》
独恨无讥非郐下,尚留遗韵岂周馀。明·作者:吴宽《宾之鼎仪以前韵倡和句有及予者答之》
幕中僚佐皆吴楚,愧我区区曹郐邦。明·作者:成伣《谒远接使》
我诗自叹如曹郐,未接齐师已办降。明·作者:钟芳《四月雨至于六月和韵 其四》
谁云自郐无讥者,一曲阳春可见微。北宋·作者:刘攽《次韵裴库部雪二首 其一》
老此安能为有无,曹会岂可当大都。北宋末·作者:周紫芝《次韵季共月夜见怀竹坡用子绍韵 其十》
自惭浅陋如曹郐,季子观风定不观。南宋·作者:王十朋《知宗即席和端字韵三首提舶退即足之予第三诗经夕方和录呈二家》
我诗如曹郐,拆东补西裳作带。南宋·作者:杨万里《予因集杜句跋杜诗呈监试谢昌国察院谢丈复集杜句见赠予以百家衣报之》
学蹈丘轲难合俗,诗如曹郐不成邦。南宋·作者:李洪《再赋简李尉》
君诗我续貂不足,曹郐大楚非匹俦。南宋·作者:张孝祥《和都运判院韵辄记即事 其七》
如何江湖大国楚,笑谓曹郐言地丑。南宋·作者:曾协《次韵翁士秀病起》
勿云蕞尔曹郐下,舞袖莫回脚不伸。南宋·作者:陈造《次韵梁教授》
许蔡衡湘全楚地,了知邾郐不在邦。南宋·作者:陈造《呈程帅五首 其一》
强将俚语赓妍倡,曹郐端惭齿卫风。宋·作者:喻良能《次韵王宫教见贻之什》
江西宗派不足进,自郐以下曾无讥。宋·作者:喻良能《次韵王待制读东坡诗兼述韩欧之美一首》
众咻直欲齐为语,一笑姑存郐与讥。宋末元初·作者:牟巘《贺张老山得代》
在陈自郐哦韩句,敢望空罍有浊斟。宋末元初·作者:方回《九月初四日大风雨近重阳无酒夜成二首 其一》
故国山河连小郐,旧家鸡犬识新丰。金·作者:刘涛《送王纯叔守曹州》
春秋古称郐子国,溱洧水活鲂鱼干。元末明初·作者:高启《答余新郑(即余尧臣也。可补余传之阙)》
斯冰以来少正体,曹郐而下多变风。明·作者:童冀《方壶隶书张伸举承旨海上所寄长律见贻因次其韵》
独恨无讥非郐下,尚留遗韵岂周馀。明·作者:吴宽《宾之鼎仪以前韵倡和句有及予者答之》
幕中僚佐皆吴楚,愧我区区曹郐邦。明·作者:成伣《谒远接使》
我诗自叹如曹郐,未接齐师已办降。明·作者:钟芳《四月雨至于六月和韵 其四》
鄶字的康熙字典解释
【鄶】【酉集下】【邑字部】 鄶; 康熙笔画:20; 页码:页1278第27【唐韻】【集韻】【韻會】【正韻】 古外切,音檜。國名。【說文】祝融之後,妘姓所封,在溱、洧之閒,鄭武公滅之。【左傳·僖三十三年】鄭文夫人斂而葬之鄶城之下。【註】鄶城,故鄶國,在滎陽密縣東北。 通作檜。【詩·檜風註】檜,國名。高辛氏火正祝融之墟,在禹貢豫州外方之北,滎波之南,今之鄭州,卽其地也。 又姓。【集韻】宋有鄶士隆。備考:【字彙補】同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