鲫字的含义
鲫字的解释
鲫
- 五行:木
- 康熙笔画:20
- 拼音:jì
- 繁体:鯽
- 笔画:15
- 部首:鱼
鲫字寓意
【鲫】鲫 (鯽) jì 〔鲫鱼〕体侧扁,头小,背脊隆起,生活在淡水中,是重要的食用鱼类。
鲫字解释
【鲫】[①][jì][《廣韻》資昔切,入昔,精。][《廣韻》子力切,入膱,精。]“鲫1”的繁体字。鱼纲鲤科。身体侧扁,头部尖,背脊部隆起,尾部较窄,背灰褐色或黄褐色,腹部银白色。我国各地淡水均产,肉味鲜美,是一种常见的食用鱼。
鲫字诗词来源
【鲫】红虾青鲫紫芹脆,归去不辞来路长。唐·作者:许浑《沧浪峡》
天池鲫鱼长一尺,鳞光鬣动杨枝磔。北宋·作者:梅尧臣《戏酬高员外鲫鱼》
阳羡溪光逗苍玉,尺半健鲫烟中跳。北宋·作者:苏舜元《瓦亭联句》
我识南屏金鲫鱼,重来拊槛散斋馀。北宋·作者:苏轼《去杭州十五年,复游西湖,用欧阳察判韵》
金鲫池边不见君,追君直过定山村。北宋·作者:苏轼《往富阳新城,李节推先行三日,留风水洞见待》
鲜鲫经年秘醽醁,团脐紫蟹脂填腹。北宋·作者:苏轼《扬州以土物寄少游》
菊有细花浮楚醴,鱼无圆鲫煮吴莼。北宋·作者:彭汝砺《问龚深之疾往复 其三》
新粳炊熟胭脂白,活鲫珍于丙穴嘉。北宋·作者:张商英《和前韵》
偶思暖老庖玄鲫,公遣霜鳞贯柳来。北宋·作者:黄庭坚《谢荣绪惠贶鲜鲫》
藻间赪尾厕银鲫,正尔作群争曝腮。北宋·作者:刘弇《持钓》
鲜鲫经年渍醽醁,团脐紫蟹脂填腹。北宋·作者:秦观《寄莼姜法鱼糟蟹》
旋捣香粳炊玉粒,饱肥鲜鲫鲙银丝。宋·作者:李弥逊《仪真道中 其三》
玄鲫随钩诚养亲。宋·作者:张阐《句》
史君邂逅分鲜鲫,斫鲙还成逸少图。宋·作者:王之望《中秋同儿侄登宝峰亭》
圆冠思得多于鲫,刻木惟宜少似彪。宋·作者:黄彻《句 其三》
解道随钩得玄鲫,秘书好句实堪书。南宋·作者:王十朋《左原诗三十二首 其二十八 孝感井》
买得巴陵金鲫鱼,又逢公子奋长须。南宋·作者:王十朋《鱼虾》
文鸳藉草眠春昼,金鲫吹波弄夕阳。宋·作者:严仁《鹧鸪天 其六 闺情》
君不见陇州石鱼生地下,中有䲡鲫皆同化。南宋·作者:姜特立《次石鱼》
鲜鲫每从溪女买,香菰时就钓船炊。南宋·作者:陆游《幽居书事二首 其二》
天池鲫鱼长一尺,鳞光鬣动杨枝磔。北宋·作者:梅尧臣《戏酬高员外鲫鱼》
阳羡溪光逗苍玉,尺半健鲫烟中跳。北宋·作者:苏舜元《瓦亭联句》
我识南屏金鲫鱼,重来拊槛散斋馀。北宋·作者:苏轼《去杭州十五年,复游西湖,用欧阳察判韵》
金鲫池边不见君,追君直过定山村。北宋·作者:苏轼《往富阳新城,李节推先行三日,留风水洞见待》
鲜鲫经年秘醽醁,团脐紫蟹脂填腹。北宋·作者:苏轼《扬州以土物寄少游》
菊有细花浮楚醴,鱼无圆鲫煮吴莼。北宋·作者:彭汝砺《问龚深之疾往复 其三》
新粳炊熟胭脂白,活鲫珍于丙穴嘉。北宋·作者:张商英《和前韵》
偶思暖老庖玄鲫,公遣霜鳞贯柳来。北宋·作者:黄庭坚《谢荣绪惠贶鲜鲫》
藻间赪尾厕银鲫,正尔作群争曝腮。北宋·作者:刘弇《持钓》
鲜鲫经年渍醽醁,团脐紫蟹脂填腹。北宋·作者:秦观《寄莼姜法鱼糟蟹》
旋捣香粳炊玉粒,饱肥鲜鲫鲙银丝。宋·作者:李弥逊《仪真道中 其三》
玄鲫随钩诚养亲。宋·作者:张阐《句》
史君邂逅分鲜鲫,斫鲙还成逸少图。宋·作者:王之望《中秋同儿侄登宝峰亭》
圆冠思得多于鲫,刻木惟宜少似彪。宋·作者:黄彻《句 其三》
解道随钩得玄鲫,秘书好句实堪书。南宋·作者:王十朋《左原诗三十二首 其二十八 孝感井》
买得巴陵金鲫鱼,又逢公子奋长须。南宋·作者:王十朋《鱼虾》
文鸳藉草眠春昼,金鲫吹波弄夕阳。宋·作者:严仁《鹧鸪天 其六 闺情》
君不见陇州石鱼生地下,中有䲡鲫皆同化。南宋·作者:姜特立《次石鱼》
鲜鲫每从溪女买,香菰时就钓船炊。南宋·作者:陆游《幽居书事二首 其二》
鲫字的康熙字典解释
【鲫】【亥集中】【魚字部】 鯽; 康熙笔画:20; 页码:页1480第51【廣韻】【集韻】【韻會】【正韻】 資昔切,音積。與 同。魚名。【本草】形似鯉。色黑體促,腹大脊隆。【杜甫詩】鮮鯽銀絲膾。又【廣韻】子力切【集韻】節力切, 音卽。義同。又【集韻】疾則切,音賊。【說文】鰂,或从卽作鯽。詳鰂字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