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的含义

霰字的解释

  • 五行:
  • 康熙笔画:20
  • 拼音:xiàn
  • 繁体:
  • 笔画:20
  • 部首:

霰字寓意

【霰】 xiàn 〔弹( 在高空中的水蒸气遇到冷空气凝结成的小冰粒,多在下雪前或下雪时出现。d刵 )〕炮弹的一种,内装黑色炸药和小铅球、钢球,弹头装有定时的引信,能在预定目标上空及附近爆炸。亦称“榴弹”、“子母弹”、“群子弹”。

霰字解释

【霰】[①][xiàn][《廣韻》蘇佃切,去,心。]雪珠。白色不透明的球形或圆锥形小冰粒。多在下雪前或下雪时降落。[②][sǎn]见“2彈”。

霰字诗词来源

【霰】霰先集兮雪乃零,散辉素兮被檐庭。南朝宋·作者:王韶之《咏雪离合诗》
凌霰交兮高冰合,浮波梗兮悲风流。南朝宋·作者:袁淑《咏寒雪诗》
昆明夜月光如练,上林朝花色如霰。南梁·作者:萧绎《春别应令诗四首 其一》
边庭节物与华异。冬霰秋霜春不歇。南北朝末隋初·作者:卢思道《从军行》
不知庭霰今朝落,疑是林花昨夜开。初唐·作者:宋之问《苑中遇雪应制》
风泉韵绕幽林竹,雨霰光摇杂树花。初唐·作者:李乂《奉和初春幸太平公主南庄应制》
江流宛转绕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唐·作者:张若虚《春江花月夜》
南阶双桐一百尺,相与年年老霜霰。盛唐·作者:李颀《爱敬寺古藤歌》
暮来山水登临遍,览古愁吟泪如霰。盛唐·作者:孙逖《丹阳行》
洛阳梨花落如霰,河阳桃叶生复齐。唐·作者:崔国辅《白纻辞二首 其一》
人生会合不可常,庭树鸡鸣泪如线。唐·作者:杜甫《湖城东遇孟云卿复归刘颢宅宿宴饮散因为醉歌》
二月三月花如霰,九重幽深君不见。盛唐·作者:崔颢《杂曲歌辞 行路难》
二月湖南春草遍,横山渡口花如霰。唐·作者:皎然《舟行怀阎士和》
莫听东邻捣霜练,远忆征人泪如霰。唐·作者:皎然《恨意联句》
看取海山寒翠树,苦遭霜霰到秦封。中唐·作者:元载《别妻王韫秀》
高斋犹宿远山曙,微霰下庭寒雀喧。中唐·作者:韦应物《寓居沣上精舍寄于张二舍人》
影碧池冰萤□底,光浮绿树霰凝枝。唐·作者:马云奇《白云歌(予时落殊俗随蕃军望之感此而作)》
行尽天山足霜霰,风土萧条近胡国。唐·作者:刘商《琴曲歌辞 胡笳十八拍 其二 第二拍》
男儿妇人带弓箭,塞马蕃羊卧霜霰。唐·作者:刘商《琴曲歌辞 胡笳十八拍 其七 第七拍》
无冬无夏卧霜霰,水冻草枯为一年。唐·作者:刘商《琴曲歌辞 胡笳十八拍 其十一 第十一拍》

霰字的康熙字典解释

【霰】【戌集中】【雨字部】 霰; 康熙笔画:20; 页码:页1378第16〔古文〕 【唐韻】蘇甸切【集韻】【韻會】【正韻】先見切, 先去聲。【說文】稷雪也。从雨散聲。【詩·小雅】如彼雨雪,先集維霰。【箋】將大雨雪,始必微溫,雪自上下,遇溫氣而搏,謂之霰。【大戴禮】陽之專氣爲霰。【註】隂氣在雨水,凝滯爲雪。陽氣薄之,不相入,散而爲霰。故春秋榖梁說曰:霰者,陽脅隂之符也。【釋名】霰,星也。水雪相搏,如星而散也。【埤雅】閩俗謂之米雪,言其霰粒如米,所謂稷雪,義蓋如此。今名濇雪,亦名濕雪。 又【字彙補】佛之外道曰霰尼。見楞嚴經。 【說文】或作 。【玉篇】亦作 。【集韻】或作霚。考證:〔【詩·小雅】如彼雨雪,先集維霰。【箋】將大雨雪,始必微溫,雪自上下,遇縕氣而搏,謂之霰。〕 謹照原文縕氣改溫氣。

与霰字有相同康熙笔画数的字

与霰字有相同简体笔画数的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