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的含义

語字的解释

  • 五行:
  • 康熙笔画:14
  • 拼音:
  • 繁体:
  • 笔画:14
  • 部首:

語字寓意

【語】 yù 均见“语”。

語字解释

【語】[①][yǔ][《廣韻》魚巨切,上,疑。]“语1”的繁体字。(1)谈话;谈论。(2)话;语言。(3)字;文句。(4)指语音。(5)俗话、谚语或古书中的话。(6)即语体。(7)用以示意的动作或信号。(8)喻指虫豸禽兽等啼鸣吼叫。(9)指琴弦之声。(10)语法学用以表以表示词组。(11)用作表示句子成分的术语。(12)《论语》的省称。[②][yù][《廣韻》午倨切,去御,疑。]“语2”的繁体字。(1)告诉。(2)通“悟”。

語字诗词来源

【語】信哉少林世为遇。飞被走马与鬼语。汉·作者:无名氏《益都民为王忳谣》
徒三十年看儒书,不如一诣习主簿。魏晋·作者:无名氏《时人为习主簿语》
寻常见说不思议,一语标宗言下当。南朝宋·作者:宝志《偈》
眼语笑靥近来情。南梁·作者:萧统《拟古诗》
忆人不忍语。南梁·作者:萧统《拟古诗》
上殿不下有贺雅。南北朝·作者:无名氏《省中为贺琛语》
月明光光星欲堕。欲来不来早语我。南北朝·作者:无名氏《地驱乐歌》
寄语故林无数鸟,会入群里比毛衣。南北朝·作者:朱超《咏独栖鸟诗》
寄语幽并驰射客,未肯推门持借君。南北朝·作者:阳缙《侠客控绝影诗》
此殿笑语长相共,傍省欢娱不复同。陈朝·作者:傅縡《杂曲》
促柱点唇莺欲语。调弦系爪雁相连。陈朝·作者:陈叔宝《听筝诗》
含态眼语悬相解,翠带罗裙入为解。陈朝·作者:陈叔宝《乌栖曲三首 其二》
新人未语言如涩,新宠无前判不臧。陈朝·作者:江总《杂曲三首 其三》
寄生王家练精神。出胎堕地能语言。隋·作者:无名氏《老君十六变词 其二》
虽有人民不能语。吾入身中施六府。隋·作者:无名氏《老君十六变词 其九》
胁为傍通心为主。从此已来能言语。隋·作者:无名氏《老君十六变词 其九》
动作六神能语言。隋·作者:无名氏《老君十六变词 其十》
借问太子何时还。王心不语动王情。隋·作者:无名氏《老君十六变词 其十二》
传语后学须精勤。莫贪秽辱丧子身。隋·作者:无名氏《老君十六变词 其十二》
沉累六趣更生难。不信我语至时看。隋·作者:无名氏《老君十六变词 其十二》

語字的康熙字典解释

【語】【酉集上】【言字部】 語; 康熙笔画:14; 页码:页1163第08【唐韻】魚舉切【集韻】偶舉切【韻會】魚許切【正韻】偶許切, 魚上聲。【說文】論也。【徐曰】論難曰語。語者,午也。言交午也。吾言爲語,吾,語辭也。言者直言,語者相應答。【釋名】敘也。敘己所欲說也。【易·頤卦】君子以愼言語,節飮食。【詩·大雅】于時言言,于時語語。【疏】直言曰言,謂一人自言。答難曰語,謂二人相對。【禮·雜記】三年之喪,言而不語。【註】言,自言己事也。語,爲人論說也。【家語】孔子之郯,遭程子于塗,傾蓋而語終日。 又國名。【別國洞冥記】勒畢國人長三寸,有翼,善言語戲笑,因名善語國。 又【廣韻】牛倨切【集韻】牛據切【韻會】【正韻】魚據切, 魚去聲。【廣韻】告也。【增韻】以言告人也。【左傳·隱元年】公語之故。【論語】居,吾語女。 又敎戒也。【魯語】主亦有以語肥也。 又地名。【前漢·閩粵王傳】錢唐榬終古斬徇北將軍爲語兒侯。【孟康註】語兒,越中地也。今吳南亭是。【師古曰】語,或作篽、籞。

与語字有相同康熙笔画数的字

与語字有相同简体笔画数的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