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的含义

遇字的解释

  • 五行:
  • 康熙笔画:16
  • 拼音:
  • 繁体:
  • 笔画:12
  • 部首:

遇字寓意

【遇】 yù 相逢,会面,碰到:到。见。事。奇。遭。境。 机会:机。际。知。 对待,款待:待。冷。 姓。

遇字解释

【遇】[①][yù][《廣韻》牛具切,去,疑。](1)相逢;不期而会。(2)遭受;到。(3)合。投合。(4)求得;得到。(5)得志;见赏。(6)际;机会。(7)抵当;对付。(8)指交战。(9)对待。(10)礼;恩。(11)谓诸侯冬时朝王。(12)交合。(13)通“愚”。愚笨。(14)古地名。在今山东曲阜与宁阳之间。(15)姓。汉有沖。见《广韵·去》引《风俗通》。[②][yóng][《集韻》魚容切,平鍾,疑。]曲,古地名。[③][ǒu][《字彙補》五口切]同“偶1”。(1)相对。(2)偶然。

遇字诗词来源

【遇】粗布衣兮缊缕,时不遇兮尧舜主。春秋卫国·作者:宁戚《饭牛歌》
时未通遇无所将。西汉·作者:司马相如《琴歌二首 其一》
歍钦何辜遇斯殃。嗟嗟柰何罹斯殃。汉·作者:无名氏《伯姬引》
信哉少林世为遇。飞被走马与鬼语。汉·作者:无名氏《益都民为王忳谣》
幸哉遗黎免俘虏。三辰既朗遇慈父。魏晋·作者:无名氏《豫州耆老为祖逖歌》
莫言草木委冬雪。会应苏息遇阳春。南朝宋·作者:鲍照《拟行路难十八首 其十八》
为遇毒龙生武子,忽逢小鼠寂无穷。南梁·作者:菩提达摩《谶 其二》
道遇寇抄失资粮。南北朝·作者:无名氏《阚骃引语》
寄胎托俗蟒蛇身。胎中诵经不遇人。隋·作者:无名氏《老君十六变词 其十二》
回雪凌波游洛浦,遇陈王。初唐·作者:长孙无忌《新曲二首 其二》
如何未尽传灯志,溘然于此遇途穷。初唐·作者:义净《道希法师求法西域终于庵摩罗跋国后因巡礼希公住房伤其不幸聊题一绝》
若遇大乘顿教法,虔诚合掌至心求。初唐·作者:慧能《无相颂》
喜遇天文七曜动,少微今夜近三台。初唐·作者:沈佺期《奉和幸韦嗣立山庄应制》
水炫珠光遇泉客,岩悬石镜厌山精。初唐·作者:李显《石淙》
一朝逢遇升平代,伏皂衔图事帝王。武周·作者:薛曜《舞马篇》
四大无主复如水,遇曲逢直无彼此。唐·作者:本净《四大无主偈》
若遇玄珠结中道,自然成就化金巾。唐·作者:张果《玄珠歌 其十》
识子十年何不遇,只爱欢游两京路。盛唐·作者:李颀《送康洽入京进乐府歌》
且矜容色长自持,且遇乘舆恩幸时。唐·作者:李昂《赋戚夫人楚舞歌》
自怜遇坎便能止,愿托仙槎路未通。唐·作者:蔡希周《奉和扈从温泉宫承恩赐浴》

遇字的康熙字典解释

【遇】【酉集下】【辵字部】 遇; 康熙笔画:16; 页码:页1261第07〔古文〕 【唐韻】牛具切【集韻】【韻會】元具切【等韻】魚具切, 音寓。【玉篇】見也,道路相逢也。【廣韻】不期而會也。【春秋·隱八年】宋公、衞侯遇于垂。【穀梁傳】不期而會曰遇。【禮·曲禮】諸侯未及期相見曰遇。【註】未及期,在期日之前也。【周禮·春官·大宗伯】諸侯冬見曰遇。【註】偶也,欲其若不期而偶至也。 又待也,接也。【前漢·季布傳】遇人恭謹。又【蒯通傳】漢王遇我厚。 又合也。【前漢·揚雄傳】七十說而不遇。 又姓。【風俗通】漢有遇冲,爲河內太守。 又【字彙補】五口切,與偶同。【史記·天官書】氣相遇者,使 勝高。 又【集韻】【韻會】 魚容切,音顒。地名。【史記·高帝紀】戰曲遇東。【註】曲音齲,遇音顒。考證:〔【禮·曲禮】諸侯未及相見曰遇。〕 謹照原文未及下增期字。〔【史記·天官書】氣相遇者,使 勝高。〕 謹照原文省使字。

与遇字有相同康熙笔画数的字

与遇字有相同简体笔画数的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