鄱字的含义
鄱字的解释
鄱
- 五行:水
- 康熙笔画:19
- 拼音:pó
- 繁体:鄱
- 笔画:14
- 部首:阝
鄱字寓意
【鄱】鄱 pó 〔鄱阳湖〕湖名,在中国江西省。
鄱字解释
【鄱】[①][pó][《廣韻》薄波切,平戈,並。]见“鄱陽”。[②][pán][《集韻》薄官切,平桓,並。]鄱吾,战国赵地。在今河北省磁县境。[③][pí][《集韻》蒲糜切,平支,並。]汉县名。在今山东省滕州市境。
鄱字诗词来源
【鄱】鲜于平后善恶分。民无枉死赖陆君。南北朝·作者:无名氏《鄱阳民为陆襄歌二首 其一》
应见鄱阳虎符守,思归共指白云乡。盛唐·作者:李颀《送从弟游江淮兼谒鄱阳刘太守》
四年谪宦滞江城,未厌门前鄱水清。唐·作者:李嘉祐《承恩量移宰江邑临鄱江怅然之作》
江上花催问礼人,鄱阳莺报越乡春。中唐·作者:刘长卿《将赴南巴至馀干别李十二》
鄱阳女子年十五,家本秦人今在楚。中唐·作者:刘长卿《戏赠干越尼子歌》
妾家本住鄱阳曲,一片贞心比孤竹。唐·作者:程长文《狱中书情上使君》
鄱阳太守是真人,琴在床头箓在身。中唐·作者:王建《送吴谏议上饶州》
京城南去鄱阳远,风月悠悠别思劳。中唐·作者:张籍《送从弟濛赴饶州》
吴兴山中罢榷茗,鄱阳坑里休封银。唐·作者:白居易《新乐府 昆明春 思王泽之广被也》
鄱阳胜事闻难比,千里连连是稻畦。唐·作者:姚合《送饶州张使君》
滁上郡斋离昨日,鄱阳农事劝今秋。中唐·作者:贾岛《送饶州张使君》
忆昔鄱阳旅游日,曾听南家争捣衣。唐·作者:陈陶《鄱阳秋夕》
忽闻身谢满朝惊,俄感鄱阳罢市情。中唐·作者:雍陶《哭饶州吴谏议使君》
鄱阳黎庶还堪羡,头有重天足有氂。五代·作者:贯休《上卢使君二首 其一》
更向鄱阳湖上去,青衫憔悴泪交流。五代至宋初·作者:徐铉《移饶州别周使君》
惆怅离怀向何许,鄱阳湖上叶飞时。五代至宋初·作者:徐铉《送表侄达师归鄱阳》
鄱水黄金漫如粟,想君终不染脂膏。北宋·作者:杨亿《鄱阳皮录事》
再贬鄱川信不才,子规相爱劝归来。北宋·作者:范仲淹《依韵酬黄灏秀才》
忆在鄱君旧国傍,马穿脩竹忽闻香。北宋·作者:梅尧臣《京师逢卖梅花五首 其三》
鄱阳湖共天同阔,不惜乘风破浪来。北宋·作者:赵抃《过鄱阳湖先寄洪守唐介待制 其一》
应见鄱阳虎符守,思归共指白云乡。盛唐·作者:李颀《送从弟游江淮兼谒鄱阳刘太守》
四年谪宦滞江城,未厌门前鄱水清。唐·作者:李嘉祐《承恩量移宰江邑临鄱江怅然之作》
江上花催问礼人,鄱阳莺报越乡春。中唐·作者:刘长卿《将赴南巴至馀干别李十二》
鄱阳女子年十五,家本秦人今在楚。中唐·作者:刘长卿《戏赠干越尼子歌》
妾家本住鄱阳曲,一片贞心比孤竹。唐·作者:程长文《狱中书情上使君》
鄱阳太守是真人,琴在床头箓在身。中唐·作者:王建《送吴谏议上饶州》
京城南去鄱阳远,风月悠悠别思劳。中唐·作者:张籍《送从弟濛赴饶州》
吴兴山中罢榷茗,鄱阳坑里休封银。唐·作者:白居易《新乐府 昆明春 思王泽之广被也》
鄱阳胜事闻难比,千里连连是稻畦。唐·作者:姚合《送饶州张使君》
滁上郡斋离昨日,鄱阳农事劝今秋。中唐·作者:贾岛《送饶州张使君》
忆昔鄱阳旅游日,曾听南家争捣衣。唐·作者:陈陶《鄱阳秋夕》
忽闻身谢满朝惊,俄感鄱阳罢市情。中唐·作者:雍陶《哭饶州吴谏议使君》
鄱阳黎庶还堪羡,头有重天足有氂。五代·作者:贯休《上卢使君二首 其一》
更向鄱阳湖上去,青衫憔悴泪交流。五代至宋初·作者:徐铉《移饶州别周使君》
惆怅离怀向何许,鄱阳湖上叶飞时。五代至宋初·作者:徐铉《送表侄达师归鄱阳》
鄱水黄金漫如粟,想君终不染脂膏。北宋·作者:杨亿《鄱阳皮录事》
再贬鄱川信不才,子规相爱劝归来。北宋·作者:范仲淹《依韵酬黄灏秀才》
忆在鄱君旧国傍,马穿脩竹忽闻香。北宋·作者:梅尧臣《京师逢卖梅花五首 其三》
鄱阳湖共天同阔,不惜乘风破浪来。北宋·作者:赵抃《过鄱阳湖先寄洪守唐介待制 其一》
鄱字的康熙字典解释
【鄱】【酉集下】【邑字部】 鄱; 康熙笔画:19; 页码:页1278第10【廣韻】【集韻】蒲波切【韻會】【正韻】蒲禾切, 音婆。【說文】鄱陽豫章縣,今屬饒州。 又【集韻】蒲麋切,音陴。縣名。在魯。 又蒲官切,音盤。趙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