輿字的含义

輿字的解释

輿

  • 五行:
  • 康熙笔画:17
  • 拼音:
  • 繁体:輿
  • 笔画:17
  • 部首:

輿字寓意

【輿】輿 yú 见“舆”。

輿字解释

【輿】[①][yú][《廣韻》以諸切,平魚,以。][《廣韻》羊洳切,去御,以。]“舆1”的繁体字。亦作“轝1”。(1)车箱。(2)车。(3)指载柩车。(4)轿子。(5)制作车箱的工匠。(6)古代职位低贱的吏卒。(7)特指驾车的人。(8)抬;扛。(9)运载。(10)借指大地。语出《易·说卦》:“坤爲地……爲大輿”。(11)基本。(12)众,多。(13)盛放食物的器具。(14)古地名。汉置,属临淮郡,东汉改属广陵郡,南朝宋并入江都县。故城在今江苏省江都县西。(15)通“旟”。旌旗。[②][yù][《廣韻》羊洳切,去御,以。]“舆2”的繁体字。通“譽1”。名誉;荣誉。

輿字诗词来源

【輿】平理请谳决嫌疑。修饰舆马待驾来。西汉·作者:刘彻《柏梁诗》
郡国吏功差次之。乘舆御物主治之。西汉·作者:刘彻《柏梁诗》
宸晖降望金舆转,仙路峥嵘碧涧幽。初唐·作者:狄仁杰《奉和圣制夏日游石淙山》
春景春风花似雪,香车玉舆恒阗咽。初唐·作者:卢照邻《杂曲歌辞 行路难》
黄金瑞榜绛河隈,白玉仙舆紫禁来。唐初·作者:李峤《太平公主山亭侍宴应制》
河东太守亲扫除,奉迎至尊导銮舆。唐初·作者:李峤《汾阴行》
埋玉陈牲礼神毕,举麾上马乘舆出。唐初·作者:李峤《汾阴行》
雕舆藻卫拥千官,仙洞灵溪访九丹。初唐·作者:苏味道《嵩山石淙侍宴应制》
紫禁仙舆诘旦来,青旂遥倚望春台。初唐·作者:宋之问《苑中遇雪应制》
千乘万骑銮舆出,水静山空严警跸。初唐·作者:宋之问《龙门应制》
敬从乘舆来此地,称觞献寿乐钧天。初唐·作者:沈佺期《侍宴安乐公主新宅应制》
旃檀晓阁金舆度,鹦鹉晴林采眊分。初唐·作者:沈佺期《从幸香山寺应制》
金舆旦下绿云衢,䌽殿晴临碧涧隅。初唐·作者:沈佺期《嵩山石淙侍宴应制》
金舆玉辇背三条,水阁山楼望九霄。初唐·作者:李乂《侍宴安乐公主山庄应制》
东城结宇敞千寻,北阙回舆具四临。初唐·作者:李乂《奉和春日幸望春宫应制》
仙舆暂下宜春苑,御醴行开荐寿觞。唐·作者:马怀素《奉和立春游苑迎春应制》
䌽仗雕舆俯碧浔,行春御气发皇心。唐·作者:马怀素《奉和圣制春日幸望春宫应制》
玉辇金舆天上来,花园四望锦屏开。初唐·作者:李适《奉和春日幸望春宫应制》
金舆翠辇迎嘉节,御苑仙宫待献春。初唐·作者:李适《奉和立春游苑迎春》
拂露金舆丹旆转,凌晨黼帐碧池开。初唐·作者:李适《帝幸兴庆池戏竞渡应制》

輿字的康熙字典解释

【輿】【酉集下】【車字部】 輿; 康熙笔画:17; 页码:页1247第17【廣韻】以諸切【集韻】【韻會】羊諸切【等韻】雲諸切, 音余。【說文】車底也。【周禮·冬官考工記】輿人爲車。【註】輿人專作輿,而言爲車者,車以輿爲主也。【後漢·輿服志】上古聖人觀轉蓬始爲輪,輪行不可載,因物生智,復爲之輿。【韻會】《詩詁》曰:輈軸之上加板以載物,軫、軾、轛、較之所附植,輿,其總名也。 又乗輿。【蔡邕·獨斷】天子所御車馬、衣服、器械、百物曰乗輿。【註】輿,車也。乗,載也。 又【韻會】權輿,始也。造衡自權始,造車自輿始也。 又【正韻】堪輿,天地之總名。【前漢·藝文志】《堪輿金匱》十四卷。【註】堪,天道。輿,地道。 又載而行之之意。【左傳·僖十一年】敬禮之輿也。【註】謂其載禮以行也。又【襄二十四年】令名德之輿也。 又負也。【戰國策】百人輿瓢而趨。 又【廣韻】多也。【集韻】衆也。【左傳·僖二十八年】晉文公聽輿人之誦。 又【韻會】扶輿,佳氣貌。又美稱。【司馬相如·子虛賦】扶輿綺靡。 又輿人,賤官。【左傳·昭四年】輿人納之。 又丘輿,地名。【左傳·成四年】鄭公子偃敗諸丘輿。【註】鄭地。又平輿。【後漢·郡國志】平輿,屬汝南郡。【註】古沈子國也。 又姓。【韻會】周大夫伯輿之後。 又【廣韻】【韻會】【正韻】 羊茹切,音豫。【增韻】舁車也。兩手對舉之車。 【集韻】或作轝。【史記·封禪書】作轝。轝字从車从與,作車與。考證:〔【後漢·輿服志】上古聖人觀轉蓬,始爲輪,輪行不可載,因物生智,後爲之輿。〕 謹照原文後爲之輿改復爲之輿。〔又【廣韻】權輿,始也。造衡自權始,造車自輿始也。〕 謹按廣韻無此語,查係韻會。謹將廣韻改韻會。

与輿字有相同康熙笔画数的字

与輿字有相同简体笔画数的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