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的含义

貙字的解释

  • 五行:
  • 康熙笔画:18
  • 拼音:chū
  • 繁体:
  • 笔画:18
  • 部首:

貙字寓意

【貙】 chū 古书上说的一种似狸而大的猛兽:“顿熊扼虎,蹴豹博

貙字解释

【貙】[①][chū][《廣韻》敕俱切,平虞,徹。]兽名。也称虎。

貙字诗词来源

【貙】独入深山信脚行,惯当貙虎不曾惊。唐·作者:蒋吉《樵翁》
淮西有贼五十载,封狼生貙貙生罴。唐·作者:李商隐《韩碑》
指挥貙武皆神算,恢拓乾坤是圣功。唐·作者:马植《奉和白敏中圣道和平致兹休运岁终功就合咏盛明呈上》
震摇巨石当道落,惊嗥时闻虎与貙。北宋·作者:苏舜钦《往王顺山值暴雨雷霆》
壮哉非罴亦非貙,目光夹镜当坐隅。北宋·作者:王安石《虎图》
于菟骏猛不类渠,指挥黄熊驾黑貙。北宋·作者:苏轼《虎儿》
帝驱貙虎旧江州,旅卜僧坊计少休。南宋·作者:薛季宣《行戍西山》
畏途机械鹿貙虎,晏岁风霜松竹梅。南宋·作者:曾丰《寄广东提干田子真》
中兴益振尺五符,世忠淮左聚熊貙,刘锜淮西貔虎俱。南宋·作者:程珌《奉送季清赴山东幕府》
如何颜厚不愧耻,反助貙虎为熊罴。南宋·作者:陈宓《檄中原》
貙貗甝狒貊獾貔,猎骑漫山伏正奇。南宋·作者:郑清之《和林治中雪诗五首 其五》
风云惨淡豺貙吼,日忧无饭仍无酒。南宋·作者:洪咨夔《题李杜苏黄像 少陵》
何年误认貙作熊,力小知薄当戎冲。南宋·作者:魏了翁《次韵赵制置制胜轩诗》
八阵初兴黄帝时,貙刘在汉纪乘之。南宋·作者:岳珂《观八阵图说 其一》
蝇本至微求附骥,貙犹可畏况生罴。南宋·作者:刘克庄《八和 其一》
鬅鬙兽炭奇形模,辟邪天禄狮熊貙。南宋·作者:姚勉《余评事惠龙团兽炭香璎凫实且许以百丈山楮衾而未至》
自古书传未之见,具人眉目心貙熊。宋末元初·作者:方回《送□景文长兴丞》
携归深山动光彩,黑貙缩爪罴藏迹。宋末元初·作者:方一夔《太湖石狮子笔架》
义醢不信雄貙惨,死守庶全君父恩。元·作者:王恽《哭节斋陈公五诗 其五》

貙字的康熙字典解释

【貙】【酉集中】【豸字部】 貙; 康熙笔画:18; 页码:页1203第14【唐韻】敕俱切【集韻】【韻會】椿俱切, 音踰。【爾雅·釋獸】貙獌似貍。【註】今貙虎也。大如狗,文如貍。【字林】似貍而大。一云似虎而五爪。【前漢·武帝紀】膢五日。【註】蘇林曰:膢,祭名也。貙,虎屬。常以立秋日祭獸,王者亦以此日出獵,還以祭宗廟,故有貙膢之祭也。【後漢·禮儀志】貙劉之禮,祠先虞。【正字通】按膢、劉字別義同。劉音留,膢音閭,劉亦讀閭,膢亦讀劉,《禮儀志》貙劉,卽《武帝紀》貙膢也。 又【左思·蜀都賦】拍貙氓於葽草。【註】貙氓,謂貙人也。江漢有貙人,能化爲虎。 又【集韻】敕居切。虎之大者。

与貙字同五行属的字

    与貙字有相同康熙笔画数的字

    与貙字有相同简体笔画数的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