处字的含义
处字的解释
处
- 五行:金
- 康熙笔画:5
- 拼音:chú
- 繁体:處
- 笔画:5
- 部首:夂
处字寓意
【处】处 (處) chǔ 居住:穴居野处。 存在,置身:设身处地。处心积虑。处世。 跟别人一起生活,交往:融洽相处。 决定,决断:处理。 对犯错误或有罪的人给予相当的惩戒:处罚。处决。 止,隐退:处暑。 处 (處) chù 地方:处处。处所。 点,部分:长(ch俷g )处。好处。 机关,或机关、团体、单位里的部门:办事处。筹备处。
处字解释
【处】[①][chǔ][《廣韻》昌與切,上語,昌。]亦作“処1”。“处1”的繁体字。(1)居住;居于,处在。(2)居家不仕,隐居。(3)指女子居家或未嫁。参见“處女”。(4)安居;安身。(5)留,留下。(6)自居。(7)停止,止歇。(8)对待。(9)相处,交往。(10)引申为相交往的人,即老朋友。(11)交,交接;交战。(12)安顿;安排。(13)引申为处置,发落。(14)处罚,惩办。(15)治理;办理。(16)指办法。(17)决断;定夺。(18)委任,任用。(19)当,担任;承受。(20)保持;执持。(21)主持;执掌。(22)谋生,维持生活。(23)审度;辨察。(24)分别。(25)成立,建立。参见“處家”。(26)占,占有。(27)生病。(28)享有;据有;取。(29)筹划,设法;打算,着想。(30)聚,聚集。(31)常,定准。(32)姓。周有处子。见《尚友录》卷十五。[②][chù]亦作“処2”。“处2”的繁体字。(1)处所,地方。(2)部分;方面。(3)时,时候。(4)行政机关或行政机关里的一级单位、一个部门。如清代中央机关中有军机处、侍卫处。现在的政府机关或企事业单位有人事处、总务处、技术情报处等。(5)量词。(6)语气助词,表感叹。相当于“呵”,“啊”。
处字诗词来源
【处】被石兰兮带杜衡,折芳馨兮遗所思:余处幽篁兮终不见天,路险难兮独后来。战国楚国·作者:屈原《九歌 其九 山鬼》
独处室兮廓无依。西汉·作者:司马相如《歌》
宴处从容观诗书,山鸟群鸣我心怀。西汉·作者:刘向《七言》
三女所处各殊方。汉·作者:无名氏《张公神碑歌》
陈君处北兮从官□。汉·作者:无名氏《张公神碑歌》
思想君命幸复位,久处无成卒放弃。东汉·作者:王逸《琴思楚歌》
尽是昔日帝王处。歌姬舞女达天曙。南梁·作者:吴均《行路难五首 其三》
至尊离宫百馀处。千门万户不知曙。南梁·作者:吴均《行路难五首 其四》
路上忽逢深处水,等閒见虎又逢猪。南梁·作者:菩提达摩《谶 其三》
东海象归披右服,二处蒙恩总不轻。南梁·作者:菩提达摩《谶 其十九》
初时言作虎牢停,更被处置河桥北。东魏·作者:高昂《从军与相州刺史孙腾作行路难》
天霜河白夜星稀,一雁声嘶何处归。南梁·作者:萧纲《夜望单飞雁诗》
可念无端失林鸟,此夜逆风何处归。南北朝·作者:朱超《咏独栖鸟诗》
昔日公子出南皮,何处相寻玄武陂。北周·作者:庾信《杨柳歌》
正是古来歌舞处,今日看时无地行。北周·作者:庾信《代人伤往诗二首 其二》
御史府中何处宿,洛阳城头那得栖。北周·作者:庾信《乌夜啼》
欲知抱节成龙处,当于山路葛陂中。陈朝·作者:张正见《赋得阶前嫩竹》
至尊离宫百馀处。千门万户不知曙。南梁·作者:费昶《行路难二首 其一》
画牡丹处极分明。北齐·作者:杨子华《诗》
日暮歌钟恒不倦,处处行乐为时康。西梁·作者:沈君攸《薄暮动弦歌》
独处室兮廓无依。西汉·作者:司马相如《歌》
宴处从容观诗书,山鸟群鸣我心怀。西汉·作者:刘向《七言》
三女所处各殊方。汉·作者:无名氏《张公神碑歌》
陈君处北兮从官□。汉·作者:无名氏《张公神碑歌》
思想君命幸复位,久处无成卒放弃。东汉·作者:王逸《琴思楚歌》
尽是昔日帝王处。歌姬舞女达天曙。南梁·作者:吴均《行路难五首 其三》
至尊离宫百馀处。千门万户不知曙。南梁·作者:吴均《行路难五首 其四》
路上忽逢深处水,等閒见虎又逢猪。南梁·作者:菩提达摩《谶 其三》
东海象归披右服,二处蒙恩总不轻。南梁·作者:菩提达摩《谶 其十九》
初时言作虎牢停,更被处置河桥北。东魏·作者:高昂《从军与相州刺史孙腾作行路难》
天霜河白夜星稀,一雁声嘶何处归。南梁·作者:萧纲《夜望单飞雁诗》
可念无端失林鸟,此夜逆风何处归。南北朝·作者:朱超《咏独栖鸟诗》
昔日公子出南皮,何处相寻玄武陂。北周·作者:庾信《杨柳歌》
正是古来歌舞处,今日看时无地行。北周·作者:庾信《代人伤往诗二首 其二》
御史府中何处宿,洛阳城头那得栖。北周·作者:庾信《乌夜啼》
欲知抱节成龙处,当于山路葛陂中。陈朝·作者:张正见《赋得阶前嫩竹》
至尊离宫百馀处。千门万户不知曙。南梁·作者:费昶《行路难二首 其一》
画牡丹处极分明。北齐·作者:杨子华《诗》
日暮歌钟恒不倦,处处行乐为时康。西梁·作者:沈君攸《薄暮动弦歌》
处字的康熙字典解释
【处】【申集中】【虍字部】 處; 康熙笔画:11; 页码:页244第19【唐韻】昌與切【集韻】【正韻】敞呂切, 音杵。【玉篇】居也。【詩·王風】莫或遑處。 又止也。【詩·召南】其後也處。 【廣韻】留也,息也,定也。 又居室也。【詩·大雅】于時處處。 又歸也。【左傳·襄四年】民有寢廟,獸有茂草,各有攸處。 又分別也。【晉書·杜預傳】處分旣定,乃啓請伐吳之期。 又制也。【晉書·食貨志】人閒巧僞滋多,雖處以嚴 ,而不能禁也。 又姓。【前漢·藝文志】《處子》九篇。【師古註】《史記》云:趙有處子。【廣韻】《風俗通》云:漢有北海太守處興。 又州名。【一統志】晉屬永嘉郡,隋置處州。 又【廣韻】讀去聲,昌據切。所也。【詩·邶風】爰居爰處,爰喪其馬。【魯語】五 三次。【註】次,處也。三處,野、朝、市也。 又【集韻】居御切。通據。人名,齊有梁丘處。 又通杵。【公羊傳·僖十二年】 侯處臼卒。【註】《左傳》作杵臼。 【說文】作処。 【廣韻】俗作 。考證:〔【詩·王風】其後也處。〕 謹照原書王風改召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