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的含义

杵字的解释

  • 五行:
  • 康熙笔画:8
  • 拼音:chǔ
  • 繁体:
  • 笔画:8
  • 部首:

杵字寓意

【杵】 chǔ 舂米或捶衣的木棒:臼。砧臼交(旧称互相不嫌贫贱的朋友)。 用长形的东西戮:了他一拳。

杵字解释

【杵】[①][chǔ][《廣韻》昌與切,上語,昌。](1)舂捣谷物、药物及筑土、捣衣等用的棒槌。(2)借指捣衣声。(3)古代一种棒状的武器。(4)捣;捅;戳。(5)引申为以语言刺人。(6)方言。犹放,放置。(7)古星座名。(8)通“櫓”。古代武器中的盾。

杵字诗词来源

【杵】香杵纹砧知近远。传声递响何凄凉。北魏·作者:温子升《捣衣诗》
月华照杵空随妾,风响传砧不到君。唐·作者:王湾《句》
箕下三星名木杵,箕前一黑是糠皮。唐·作者:王希明《丹元子步天歌 其七 东方七宿》
危上五黑号人星,人畔三五杵臼形。唐·作者:王希明《丹元子步天歌 其五 北方七宿》
疏灯自照孤帆宿,新月犹悬双杵鸣。唐·作者:杜甫《夜》
四野山河通远色,千家砧杵共秋声。唐·作者:钱起《乐游原晴望上中书李侍郎》
不知彩杵重将轻,不悉青砧平不平。唐·作者:杨泰师《夜听捣衣诗》
数家砧杵秋山下,一郡荆榛寒雨中。中唐·作者:韦应物《登楼寄王卿》
千家闭户无砧杵,七夕何人望斗牛。唐·作者:李嘉祐《早秋京口旅泊章侍御寄书相问因以赠之时七夕》
江干入夜杵声秋,百尺疏桐挂斗牛。中唐·作者:戎昱《秋月》
谁悟威灵同寂灭,更堪砧杵发昭阳。中唐·作者:卢纶《宿定陵寺》
金人持神珠宝杵,托乾胎中吉兆频。唐·作者:江满昌《大唐大慈恩寺大师画赞》
广陵行路风尘合,城郭新秋砧杵多。唐·作者:刘商《送薛六暂游扬州》
妇姑相对神力生,双揎白腕调杵声。中唐·作者:王建《捣衣曲》
春泉四面绕茅屋,日日唯闻杵臼声。中唐·作者:张籍《太白老人》
筑城处,千人万人齐把杵。中唐·作者:张籍《筑城词》
力尽不得抛杵声,杵声未尽人皆死。中唐·作者:张籍《筑城词》
水北水南秋月夜,管弦声少杵声多。唐·作者:白居易《卧疾》
谁家思妇秋捣帛,月苦风凄砧杵悲。唐·作者:白居易《闻夜砧》

杵字的康熙字典解释

【杵】【辰集中】【木字部】 杵; 康熙笔画:8; 页码:页513第17【唐韻】【韻會】昌與切【集韻】【正韻】敞呂切, 音處。【說文】舂杵也。【易·繫辭】斷木爲杵,掘地爲臼。杵臼之利,萬民以濟。【禮·雜記】杵以梧。【註】所以擣也。 又砧杵,槌衣具。【儲光羲·田家雜興詩】秋山響砧杵。 又【前漢·天文志】彗星曰天杵。

与杵字有相同康熙笔画数的字

与杵字有相同简体笔画数的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