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的含义

筌字的解释

  • 五行:
  • 康熙笔画:12
  • 拼音:quán
  • 繁体:
  • 笔画:12
  • 部首:

筌字寓意

【筌】 quán 捕鱼的竹器:得鱼忘(喻功成而忘其凭借)。

筌字解释

【筌】[①][quán][《廣韻》此緣切,平仙,清。](1)捕鱼器。竹制,有逆向钩刺。《文选·郭璞〈江赋〉》:“栫澱爲涔,夾羅。”李善注:“,捕魚之器,以竹爲之,蓋魚笱屬。”《广雅·释器》:“篝、謂之笓。”王念孙疏证:“《玉篇》:',捕魚笱也。'字亦作荃。《莊子·外物篇》云:'荃者所以在魚,得魚而忘荃。'左思《吴都賦》:'……。'劉逵注云:',捕魚器,今之斗回也。'”一说即槮,积柴水中,使鱼依而食。(2)诸鱼具的统称。(3)比喻牢笼、羁绊。(4)用同“荃”。香草。(5)引申指工具、手段。(6)通“銓”。序次。参见“緒”。(7)通“詮”。解释。

筌字诗词来源

【筌】余尝学道穷冥筌,梦中往往游仙山。盛唐·作者:李白《下途归石门旧居》
三点成伊犹有想,一观如幻自忘筌。唐·作者:苑咸《酬王维》
曾向空门学坐禅,如今万事尽忘筌。中唐·作者:刘禹锡《春日书怀寄东洛白二十二杨八二庶子》
居士忘筌默默坐,先生枕曲昏昏睡。唐·作者:白居易《荅崔宾客晦叔十二月四日见寄》
要取鱼,须结筌,何不收心炼取铅?中唐·作者:吕岩《寄白龙洞刘道人》
但得忘筌心自乐,肯羡前贤钓清渭。五代·作者:贯休《渔家》
一卷疏芜一百篇,名成未敢暂忘筌。唐末·作者:郑谷《卷末偶题三首 其一》
忘筌话道心甘死,候体论诗口懒开。唐末至五代·作者:齐己《秋夕言怀寄所知》
开口长为爵禄筌,回眸便是公卿罪。唐末·作者:李咸用《富贵曲》
遥指碧潭垂钓叟,被师呵退顿忘筌。晚唐·作者:择禅师《夹山顿遇以华亭颂》
天与黄筌艺奇绝,笔精回感重瞳悦。五代·作者:徐光溥《题黄居寀秋山图》
一言已了忘筌谊,诸祖休传坏色衣。北宋·作者:张士逊《送僧归护国寺》
论筌自识忘筌意,失马终为得马祥。北宋·作者:宋庠《次韵和新命留台吴侍郎自适之作》
李成山水晓景移,黄荃花竹雀拥枝。北宋·作者:梅尧臣《观杨之美画》
输忠感慨由诚府,接下恩勤自意筌。宋·作者:姚涣《送钤辖馆使王公》
初穷文字作阶缘,若得嘉鱼即弃筌。北宋·作者:赵抃《运使王举元兵部因谈道惠诗次韵》
欲举筌蹄皆自达,纵罗寒暑岂吾辛。北宋·作者:韩琦《送卿师上人》
此地筌蹄求妙论,有时璎络献诸仙。宋·作者:张伯玉《留题玉泉山堂》
李成寒林树半枯,黄筌工妙白兔图。北宋·作者:王安石《江邻几邀观三馆书画》

筌字的康熙字典解释

【筌】【未集上】【竹字部】 筌; 康熙笔画:12; 页码:页882第28【廣韻】此緣切【集韻】【韻會】逡緣切【正韻】且緣切, 音詮。取魚竹器。【莊子·外物篇】筌者所以得魚,得魚而忘筌。【郭璞·江賦】夾潨羅筌。【註】捕魚器,今之斗回也。【韻會】或云積柴水中,使魚依而食。一曰魚笱。

与筌字有相同康熙笔画数的字

与筌字有相同简体笔画数的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