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的含义

鵝字的解释

  • 五行:
  • 康熙笔画:18
  • 拼音:é
  • 繁体:
  • 笔画:18
  • 部首:

鵝字寓意

【鵝】 é 见“鹅”。

鵝字解释

【鵝】[①][é][《廣韻》五何切,平歌,疑。]“鹅1”的繁体字。亦作“鵞1”。亦作“1”。(1)家禽,羽毛白色或灰色。额部有橙黄色或黑褐色肉质突起,嘴扁而阔,颈长,尾短,脚大有蹼,食谷物、青草等。肉和卵供食用。(2)古阵名。参见“鸛”。

鵝字诗词来源

【鵝】独忆飞絮鹅毛下,非复青丝马尾垂。北周·作者:庾信《杨柳歌》
始看晋幕飞鹅入,旋闻齐垒啼乌声。唐·作者:贺朝《从军行》
山阴道士如相见,应写黄庭换白鹅。盛唐·作者:李白《送贺宾客归越》
休怪儿童延俗客,不教鹅鸭恼比邻。唐·作者:杜甫《将赴成都草堂途中有作先寄严郑公五首 其二》
房相西亭鹅一群,眠沙泛浦白于云。唐·作者:杜甫《得房公池鹅》
东飞鴐鹅后鹙鸧,安得送我置汝旁。唐·作者:杜甫《乾元中寓居同谷县作歌七首 其三》
乐游春苑望鹅毛,宫殿如星树似毫。唐·作者:司空曙《雪二首 其一》
须乘赤鲤游沧海,当以群鹅写道经。唐·作者:卢象《紫阳真人歌》
下箸已怜鹅炙美,开笼不奈鸭媒娇。唐·作者:韩翃《送丹阳刘太真》
醉来只爱山翁酒,书了宁论道士鹅?唐·作者:马云奇《怀素师草书歌》
撇捩寒鱼上复沈,群鹅鼓舞扬清音。中唐·作者:卢纶《陈翃郎中北亭送侯钊侍御赋得带冰流歌》
罗衫叶叶绣重重,金凤银鹅各一丛。中唐·作者:王建《宫词一百首 其十七》
羲之俗书趁姿媚,数纸尚可博白鹅。中唐·作者:韩愈《石鼓歌》
不醉遣侬争散得,门前雪片似鹅毛。唐·作者:白居易《房家夜宴喜雪戏赠主人》
可怜今夜鹅毛雪,引得高情鹤氅人。唐·作者:白居易《雪夜喜李郎中见访兼酬所赠》
雪似鹅毛飞散乱,人披鹤氅立裴回。唐·作者:白居易《酬令公雪中见赠讶不与梦得同相访》
鹅乳养雏遗在水,鱼心想子变成鳞。唐·作者:白居易《禽虫十二章 其十二》
鹅毛禦腊缝山罽,鸡骨占年拜水神。中唐·作者:柳宗元《柳州峒氓》
坑中之鬼妻在营,髽麻戴绖鹅雁鸣。中唐·作者:元稹《乐府古题序 夫远征》
半夜城摧鹅雁鸣,妻啼子叫曾不歇。中唐·作者:元稹《和李校书新题乐府十二首 其十一 缚戎人》

鵝字的康熙字典解释

【鵝】【亥集中】【鳥字部】 鵝; 康熙笔画:18; 页码:页1490第31〔古文〕 【唐韻】五何切【集韻】【韻會】【正韻】牛何切, 音峩。【說文】鴚鵝也。長脰善鳴,峩首似傲,故曰鵝。【埤雅】鵝頸如瘤,今鵝江東呼鴚。李時珍曰:鵝綠眼黃喙紅掌,善 ,夜鳴應更。禽經曰:脚近臎者能步,鵝騖是也。鵝見異類差翅鳴,一名家雁。一名舒雁。一名鵱鷜。又【爾雅·釋鳥】舒雁,鵝。【李巡曰】野曰雁,家曰鵝。【本草註】又有野鵝,大於雁,似人家蒼鵝,謂之鴐鵝。又【禽經】鵝鳴則蜮沉,養之圍林,則蛇遠去。又【嶺南異物志】蠻人聚鵝腹毳毛爲衣被。又【洞冥記】日出銜翅而舞,名喜白鵝。又陣名。【左傳·昭二十一年】鄭翩願爲鸛,其御願爲鵝。又人名。榮駕鵝,魯大夫成伯。又草名。黑鵝。【管子·地員篇】其種陵稻黑鵝馬夫。又鵝抱,亦草名。見【本草】。

与鵝字有相同康熙笔画数的字

与鵝字有相同简体笔画数的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