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的含义

蚤字的解释

  • 五行:
  • 康熙笔画:10
  • 拼音:zǎo
  • 繁体:
  • 笔画:9
  • 部首:

蚤字寓意

【蚤】 zǎo 昆虫,赤褐色,善跳跃,寄生在人和畜的身体上,吸血液,能传染鼠疫等疾病。通称“跳”、“虼”。 古同“早”。 古同“爪”。

蚤字解释

【蚤】[①][zǎo][《廣韻》子晧切,上晧,精。]亦作“1”。亦作“1”。(1)亦作“”。跳。又名虼。赤褐色,善跳跃。寄生在人或哺乳动物身上,吸血液,是传染鼠疫、斑疹伤寒等病的媒介。(2)幸亏。(3)通“早”。朝;早晨。(4)通“早”。指时间在先的。和“遲”相对。(5)见“休”。[②][zháo][《集韻》側絞切,上巧,莊。]通“爪1”。(1)指甲或趾甲。(2)指剪去爪。参见“2揃”。(3)车辐榫入牙中的小的一头。

蚤字诗词来源

【蚤】称乐太早绝鼎系。先秦·作者:无名氏《泗上谣》
非君之念思为谁。别日何早会何迟。西晋·作者:陆机《燕歌行》
洛中大鼠长尺二。若不早去天狗至。魏晋·作者:无名氏《怀帝永嘉初童谣》
百年之命忽若倾,早知迅速秉烛行。魏晋·作者: 无名氏《白伫舞歌诗三首 其二》
馀悉稚小早少孤。十六国·作者:王嘉《歌三首 其一》
人生富贵何所望,恨不早嫁东家王。南梁·作者:萧衍《河中之水歌》
早知半路应相失,不如从来本独飞。南梁·作者:萧纲《夜望单飞雁诗》
月明光光星欲堕。欲来不来早语我。南北朝·作者:无名氏《地驱乐歌》
愿君关山及早度,念妾桃李片时妍。陈朝·作者:江总《闺怨篇 其一》
腊月正月早惊春,众花未发梅花新。陈朝·作者:江总《梅花落》
皎皎新秋明月开,早露飞萤暗里来。陈朝·作者:江总《杂曲三首 其三》
楼中愁思不开嚬,始复临窗望早春。南北朝末隋初·作者:薛道衡《豫章行 其一》
风亭芳树迎早夏,长皋麦陇送馀秋。隋·作者:杨广《江都宫乐歌》
小时怜母大怜婿。何不早嫁论家计。隋·作者:无名氏《捉搦歌 其四》
停梭且复留残纬,拂镜及早更新妆。唐·作者:沈叔安《七夕赋咏成篇》
阿侬家住朝歌下,早传名。初唐·作者:长孙无忌《新曲二首 其一》
南陌西邻咸自保,还辔归期须及早。初唐·作者:骆宾王《代女道士王灵妃赠道士李荣》
不能落后争飞絮,故欲迎前赛早梅。唐初·作者:李峤《游苑遇雪应制》
瞻思不及望仙兄,早晚升霞入太清。唐·作者:中寤《赠王仙柯》
早是他乡值早秋,江亭明月带江流。初唐·作者:王勃《秋江送别二首 其一》

蚤字的康熙字典解释

【蚤】【申集中】【虫字部】 蚤; 康熙笔画:10; 页码:页1078第20【唐韻】【集韻】【韻會】【正韻】 子皓切,音早。【玉篇】嚙人跳蟲也。【續博物志】土乾則生蚤。【莊子·秋水篇】鴟鵂夜撮蚤,察毫末。【曹植·令禽惡鳥論】得蚤者,莫不糜之齒牙,爲害身也。 又與早通。【越語】蚤晏無失,必順天道。【孟子】蚤起,施從良人之所之。 又【正韻】與爪通。【禮·曲禮】不蚤鬋。【註】蚤讀爲爪。【疏】謂除手足爪也。【周禮·冬官考工記】眡其綆,欲其蚤之正也。【註】蚤當爲爪,謂幅入牙中者也。 本作 。省作蚤,或作 、 。

与蚤字有相同康熙笔画数的字

与蚤字有相同简体笔画数的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