璪字的含义
璪字的解释
璪
- 五行:
- 康熙笔画:18
- 拼音:zǎo
- 繁体:璪
- 笔画:17
- 部首:王
璪字寓意
【璪】璪 zǎo 古代刻在玉上或画在衣裳上的水藻花纹。 古代垂在冕上用以穿玉的五彩丝绦。
璪字解释
【璪】[①][zǎo][《廣韻》子晧切,上晧,精。]古代王冠前下垂的装饰,用彩色丝线串玉而成,状如水藻。
璪字诗词来源
【璪】没有查到相关诗词
璪字的康熙字典解释
【璪】【午集上】【玉字部】 璪; 康熙笔画:18; 页码:页743第03【唐韻】【集韻】【韻會】【正韻】 子晧切,音早。雜采絲貫玉爲冕飾。【禮·郊特牲】戴冕璪十有二旒。 又通作藻。【說文】玉飾,如水藻之文。引虞書曰:璪火黺米。◎按書益稷今本作藻。【禮·禮器】天子之冕朱綠藻。【註】藻絜而文,衆采如之,故曰藻。 又通作繅。【儀禮·聘禮】啓櫝取圭垂繅。【註】今文繅作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