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的含义

責字的解释

  • 五行:
  • 康熙笔画:11
  • 拼音:
  • 繁体:
  • 笔画:11
  • 部首:

責字寓意

【責】 zhài 均见“责”。

責字解释

【責】[①][zé][《廣韻》側革切,入麥,莊。]“債1”的古字。“责1”的繁体字。(1)索取,求取。(2)要求;期望。(3)责令,督促。(4)谴责,责备。(5)指诘问。(6)惩处、处罚。(7)特指鞭扑,责打。(8)贬谪。(9)责任,职责。(10)特指罪责。(11)谓立下或写下。(12)见“”。(13)通“積”。聚积。[②][zhài][《集韻》側賣切,去卦,莊。]“责2”的繁体字。“債”的古字。

責字诗词来源

【責】但勤自责莫怨天。隋·作者:无名氏《老君十六变词 其十》
昨日闻君到城阙,莫将簪弁胜荷衣。唐·作者:司空曙《酬李端校书见赠》
神女呵责不合见,仙子谢过手足战。中唐·作者:韦应物《马明生遇神女歌》
侵晨请祷心虔恪,自责居官多误错。中唐·作者:刘禹锡《龙门祷雨歌》
欲责舟人无次第,自知贪酒过春潮。唐·作者:李绅《欲到西陵寄王行周》
道侣书来相责诮,朝朝欲报作何颜。唐·作者:姚合《偶题》
莫责寻常吐茵吏,书囊赤白报君侯。中唐·作者:元稹《游三寺回呈上府主严司空时因寻寺道出当阳县奉命覆视县囚牵于游行不暇详究故以诗自诮尔》
孔子怪责颜回瑟,野夫何事萧君筵。中唐·作者:卢仝《听萧君姬人弹琴》
乍看而欲似精进,检责身中皆并粗。唐·作者:傅翕《行路难二十篇并序 其十二 第十二章明金刚解脱》
空生体得岩中坐,华雨由来责见迟。五代·作者:居遁《偈颂并序 其六十》
神在山中犹避难,何须责望东诸侯!唐末至五代·作者:韦庄《秦妇吟》
柴扉草屋无人问,犹向荒田责地征。唐末·作者:颜萱《过张祜处士丹阳故居》
今来自责趋时懒,翻恨松轩书满床。唐末·作者:韩偓《守愚》
无人好尚无人责,吟啸低头又掩扉。唐·作者:陆龟蒙《松江秋书》
归来辄拟荷锄笠,诟吏已责租钱迟。唐·作者:陆龟蒙《江湖散人歌》
古者为邦须蓄积,鲁饥尚责如齐籴。唐·作者:陆龟蒙《五歌 其三 刈穫》
如今口使谁人掴,纵使掴弓复何责?五代末·作者:朗上座《葛藤歌》
长卿曾作美人赋,玄成今有责躬诗。五代至宋初·作者:徐铉《亚元舍人不替深知猥贻佳作三篇清绝不敢轻酬因为长歌聊以为报未竟复得子乔校书示问故兼寄陈君庶资一笑耳》
诰词黜责子孙羞,欲雪前冤事已休。北宋·作者:王禹偁《阙下言怀上执政 其三》
莫动移文苦相责,解梁闻说近中条。北宋·作者:王禹偁《别商山量移解州作》

責字的康熙字典解释

【責】【酉集中】【貝字部】 責; 康熙笔画:11; 页码:页1205第19〔古文〕 【廣韻】【集韻】【韻會】側革切【正韻】側格切, 音窄。【說文】求也。【左傳·桓十三年】宋多責賂於鄭。 又非也。【書·君奭】誕無我責。【傳】汝大無非責我留。 又誅責也。【詩·邶風·旄丘序】責衞伯也。【禮·表記】君子與其有諾責也,寧有己怨。【疏】責,謂許而不與而被責。 又責讓也。【左傳·僖十五年】西鄰責言,不可償也。【註】微刺也。 又任也。【孟子】有言責者。 又取也。【戰國策】歸其劒而責之金。 又問也。【史記·周勃世家】吏簿責條侯。【註】簿問其辭情。 又自訟也。【前漢·韓延壽傳】痛自刻責。 又【集韻】【韻會】【正韻】 側賣切。與債同。【周禮·天官·小宰】聽稱責以傅別。【註】稱責,謂貸子。【疏】謂舉責生子,彼此俱爲稱意,故曰稱責也。【左傳·成十八年】施舍已責。【註】止逋責。 又叶側棘切。【柳宗元·懲咎賦】旣明懼夫天討兮,又幽慄兮鬼責。惶惶兮夜寤而晝駭兮,類麏 之不息。考證:〔【禮·表記】君子與有諾責也〕 謹照原文與下增其字。

与責字有相同康熙笔画数的字

与責字有相同简体笔画数的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