俎字的含义
俎字的解释
俎
- 五行:金
- 康熙笔画:9
- 拼音:zǔ
- 繁体:俎
- 笔画:9
- 部首:人
俎字寓意
【俎】俎 zǔ 古代祭祀时放祭品的器物:俎豆(a.“俎”和“豆”,都是古代祭祀用的器具;b.祭祀,崇奉)。 切肉或切菜时垫在下面的砧板:刀俎(刀和砧板)。 姓。
俎字解释
【俎】[①][zǔ][《廣韻》側吕切,上語,莊。]“柤2”的被通假字。亦作“爼1”。(1)古代祭祀、燕飨时陈置牲体或其他食物的礼器。(2)切肉用的砧板。(3)姓。明代有俎如兰,清代有俎可尝。见《明清进士题名碑录索引》。
俎字诗词来源
【俎】加笾列俎雕且蔚。南梁·作者:沈约《梁三朝雅乐歌十九首 其九 需雅》
陈觞荐俎歌三献,拊石摐金会七盘。隋末唐初·作者:魏徵《五郊乐章 舒和》
陈觞荐俎歌二献,拊石摐金会七盘。隋末唐初·作者:魏徵《郊庙歌辞 五郊乐章 赤帝徵音 舒和》
冀延神鉴俯兰樽,式表虔襟陈桂俎。初唐·作者:武则天《郊庙歌辞 武后明堂乐章 徵音》
苦忆荆州醉司马,谪官樽俎定常开。唐·作者:杜甫《所思》
肉味不足登鼎俎,何为见羁虞罗中。唐·作者:杜甫《冬狩行》
饮福陈诚礼容备,撤俎终献曙光分。唐·作者:包佶《郊庙歌辞 祀雨师乐章 送神》
晴景悠扬三月天,桃花飘俎柳垂筵。中唐·作者:韦应物《酒肆行》
谢傅旌旗控上游,卢郎樽俎借前筹。中唐·作者:杨巨源《酬卢员外》
红茵照水开樽俎,翠幕当云发管弦。中唐·作者:杨巨源《邵州陪王郎中宴》
争持酒食来相馈,礼数不同樽俎异。中唐·作者:韩愈《桃源图》
落日重城夕雾收,玳筵雕俎荐诸侯。中唐·作者:薛涛《上川主武元衡相国二首 其一》
前年坐蜀同樽俎,此日边淮独旆旌。唐·作者:薛能《寄唐州杨郎中》
货财不入崔洪口,俎豆尝闻夫子言。五代·作者:贯休《东阳罹乱后怀王慥使君五首 其三》
带砺山河今尽在,风流樽俎见无期。唐末·作者:罗隐《升平公主旧第》
五夜星辰归帝座,半年樽俎奉梁王。唐末·作者:罗隐《淮南送司勋李郎中赴阙》
牛市街中儒祖庙,衣冠俎豆五经书。唐·作者:郏滂《儒学旧基》
曾将俎豆为儿戏,争奈干戈阻素心。唐末·作者:李咸用《寄所知》
星俎云罍兼鲁礼,朱干象箾杂巴渝。五代至宋初·作者:张昭《郊庙歌辞 汉宗庙乐舞辞 观德舞》
讲席日闻谈俎豆,书厨时见整竿牌。北宋·作者:李至《题义门胡氏华林书院》
陈觞荐俎歌三献,拊石摐金会七盘。隋末唐初·作者:魏徵《五郊乐章 舒和》
陈觞荐俎歌二献,拊石摐金会七盘。隋末唐初·作者:魏徵《郊庙歌辞 五郊乐章 赤帝徵音 舒和》
冀延神鉴俯兰樽,式表虔襟陈桂俎。初唐·作者:武则天《郊庙歌辞 武后明堂乐章 徵音》
苦忆荆州醉司马,谪官樽俎定常开。唐·作者:杜甫《所思》
肉味不足登鼎俎,何为见羁虞罗中。唐·作者:杜甫《冬狩行》
饮福陈诚礼容备,撤俎终献曙光分。唐·作者:包佶《郊庙歌辞 祀雨师乐章 送神》
晴景悠扬三月天,桃花飘俎柳垂筵。中唐·作者:韦应物《酒肆行》
谢傅旌旗控上游,卢郎樽俎借前筹。中唐·作者:杨巨源《酬卢员外》
红茵照水开樽俎,翠幕当云发管弦。中唐·作者:杨巨源《邵州陪王郎中宴》
争持酒食来相馈,礼数不同樽俎异。中唐·作者:韩愈《桃源图》
落日重城夕雾收,玳筵雕俎荐诸侯。中唐·作者:薛涛《上川主武元衡相国二首 其一》
前年坐蜀同樽俎,此日边淮独旆旌。唐·作者:薛能《寄唐州杨郎中》
货财不入崔洪口,俎豆尝闻夫子言。五代·作者:贯休《东阳罹乱后怀王慥使君五首 其三》
带砺山河今尽在,风流樽俎见无期。唐末·作者:罗隐《升平公主旧第》
五夜星辰归帝座,半年樽俎奉梁王。唐末·作者:罗隐《淮南送司勋李郎中赴阙》
牛市街中儒祖庙,衣冠俎豆五经书。唐·作者:郏滂《儒学旧基》
曾将俎豆为儿戏,争奈干戈阻素心。唐末·作者:李咸用《寄所知》
星俎云罍兼鲁礼,朱干象箾杂巴渝。五代至宋初·作者:张昭《郊庙歌辞 汉宗庙乐舞辞 观德舞》
讲席日闻谈俎豆,书厨时见整竿牌。北宋·作者:李至《题义门胡氏华林书院》
俎字的康熙字典解释
【俎】【子集中】【人字部】 俎; 康熙笔画:9; 页码:页104第21【唐韻】側呂切【集韻】壯所切, 音阻。祭享之器。【詩·小雅】爲俎孔碩。【禮·明堂位】周以房俎,有虞氏以椀俎,夏后氏以嶡俎。 又折俎。【左傳·宣十六年】晉侯使士會平王室,定王享之原。襄公相禮殽烝。玉召士會曰:王享有體薦,宴有折俎。公當享,卿當宴,王室之禮也。【註】殽烝,升殽於俎也。體薦,半體示儉也。折俎,體解節折,示惠也。 又鼎俎。【韓詩外傳】伊尹負鼎俎,調五味,而立爲相。 又【揚子·方言】俎,几也。西南蜀漢之郊曰杫,杫音賜。 又刀俎。【史記·項羽紀】樊噲曰:如今人方爲刀俎,我爲魚肉。【註】俎,椹版也。 又尊俎。【後漢·馬融傳】起謀於尊俎之閒。【註】尊,奠酒之罇。俎,載牲之器。 又姓。 又叶壯揣切,錐上聲。【蘇轍·新宅詩】李侯雖貧足圖史,旋作明窻安淨几。閉門且辦作詩章,好事從來置尊俎。 【說文】俎在且部,禮俎也。从半肉,在且旁。指事亦會意。非从人。【字彙】附人部,非。考證:〔【禮·明堂位】周以房俎,有虞氏以捖俎,夏后氏以蕨俎。〕 謹照原文捖改椀。蕨改嶡。〔【左傳·宣十七年】晉侯使士會平王室。〕 謹照原文十七年改十六年。〔【揚子·方言】俎,几也。西南蜀漢之郊曰扯,扯音賜。〕 謹照原文兩扯字 改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