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的含义

鞳字的解释

  • 五行:
  • 康熙笔画:19
  • 拼音:
  • 繁体:
  • 笔画:18
  • 部首:

鞳字寓意

【鞳】 tà 古同“ ”,象声词:“音锵锵以镗。” 古兵器。

鞳字解释

【鞳】[①][tà][《廣韻》吐盍切,入盍,透。]象声词。钟鼓声。

鞳字诗词来源

【鞳】铜瓶击深响鞺鞳,翠绠引重声珰东。宋·作者:胡寅《题樟源岭下老妪井栏妪百五岁》
暗浪冲舟鞺鞳声,夷陵城下正三更。南宋·作者:陆游《江上观月》
灯影动摇风不定,船声鞺鞳浪初生。南宋·作者:陆游《宿渔浦》
浪中鞺鞳雨声寒,孤梦初回烛半残。南宋·作者:陆游《舟中感怀三绝句呈太傅相公兼简岳大用郎中 其一》
小声镗鞳大噌?,留与坡仙汎明月。南宋·作者:任希夷《宝钟院》
虚危直视烟霞路,镗鞳风铃到处传。宋·作者:董嗣杲《南高峰塔》
峥嵘神禹疏河势,镗鞳轩皇奏乐声。南宋末·作者:罗公升《洞岩》
酸风萧瑟浪镗鞳,湿萤熠熠渔灯明。南宋至元初·作者:周密《潇湘八景 其六 潇湘夜雨》
淙淙细浪夜舂击,水石鞺鞳铿金钟。宋末元初·作者:方一夔《桐关大石》
始闻墙外声锋锵,俄惊鞺鞳连四方。元末明初·作者:郑枢《辛酉十月朔。朝看日蚀》
噌吰镗鞳互响应,寓目始得穷奇踪。明·作者:倪谦《湖口石钟山为库部王郎中恕赋》
欲驱飞车离帝所,两耳镗鞳钱塘涛。明·作者:罗玘《蟠桃寿图江侍读先生母八十》
雷鼓鞺鞳冯夷舞,日车出没鲛绡漾。明·作者:唐顺之《己酉八月十八日观潮作》
镗鞳潮音响石钟,沟花续雨歇还冲。明末清初·作者:彭孙贻《春郊再和百旃 其二》
石钟镗鞳变秋声,汇泽稽天一望平。明末清初·作者:彭孙贻《湖口望鄱湖》
潭深径仄断人行,落日何来鞺鞳声。明末清初·作者:施闰章《泊石钟山》
镗鞳噌吰千折水,飞扬跋扈五更风。明末清初·作者:汪琬《阻风》
鞺鞳疑鸣波底石,高低如振峡中筝。清初·作者:姚命禹《古井金声》
高斋搥击韵吰鞳,亭午日射光昽昤。清·作者:朱昆田《诸葛武侯铜鼓歌为家中丞赋》
是时石钟始有声,噌吰镗鞳风吐吞。清·作者:汤右曾《上钟山》

鞳字的康熙字典解释

【鞳】【戌集中】【革字部】 鞳; 康熙笔画:19; 页码:页1390第28【集韻】【韻會】 託合切,音錔。【玉篇】兵器也。 又【集韻】鏜鞳,鐘鼓聲。或作鞈 闒。【韻會】漢相如賦:鏗鏘鏜鞳。○按史記司馬相如上林賦作 ,前漢書文選作鞈。 又【集韻】吐盍切,音榻。義同。

与鞳字同五行属的字

    与鞳字有相同康熙笔画数的字

    与鞳字有相同简体笔画数的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