逃字的含义
逃字的解释
逃
- 五行:火
- 康熙笔画:13
- 拼音:táo
- 繁体:逃
- 笔画:9
- 部首:辶
逃字寓意
【逃】逃 táo 为躲避不利于自己的环境或事物而离开:逃跑。逃敌。逃匿。逃遁。逃逸。 躲开不愿意或不敢接触的事物:逃避。逃难(n刵 )。逃汇。逃税。逃世(避世)。
逃字解释
【逃】[①][táo][《廣韻》徒刀切,平豪,定。]亦作“跳2”。亦作“迯1”。(1)逃亡;逃跑。(2)逃避;躲避。(3)逃伏;逃匿。(4)指藏,隐匿。(5)脱离;离开。(6)谓弃置。
逃字诗词来源
【逃】亦无至心逃避兵。隋·作者:无名氏《老君十六变词 其十三》
避灾朝穿晋帝屋,逃乱夜入楚王城。唐初·作者:李峤《宝剑篇》
妙年秉愿逃俗纷,归卧嵩丘弄白云。初唐·作者:宋之问《绿竹引》
君王先去主帅逃,叹息后人非继志。初唐·作者:岑羲《黄金台》
嵇康懒慢仍耽酒,范蠡逋逃又拂衣。唐·作者:苏广文《夜归华川因寄幕府》
苏晋长斋绣佛前,醉中往往爱逃禅。唐·作者:杜甫《饮中八仙歌》
徐州秃尾不足忆,汉阴槎头远遁逃。唐·作者:杜甫《观打鱼歌》
近闻犬戎远遁逃,牧马不敢侵临洮。唐·作者:杜甫《近闻》
牧出令奔飞百艘,猛蛟突兽纷腾逃。唐·作者:杜甫《荆南兵马使太常卿赵公大食刀歌》
下悯百鸟在罗网,黄雀最小犹难逃。唐·作者:杜甫《朱凤行》
逃名远去尘埃外,栖托空闲契上真。唐·作者:崔玄真《大还丹口诀》
身欲逃名名自随,凤衔丹诏降茅茨。中唐·作者:戎昱《赠韦况徵君》
莫学仲连逃海上,田单空愧取聊城。中唐·作者:刘长卿《送卢侍御赴河北》
逃蜂匿蝶踏地来,抛却斋糜一瓷碗。中唐·作者:孟郊《济源寒食 其二》
不知天下有几人,但见波逃如雨脚。唐·作者:殷济《无名歌》
闻道此中堪遁迹,肯容一榻学逃禅。唐·作者:牟融《题寺壁》
鍊丹文武火未成,卖药贩履俱逃名。唐·作者:王季友《酬李十六岐》
我逃名迹遁西林,不得灞陵倾别酒。唐·作者:刘商《姑苏怀古送秀才下第归江南》
董逃行,汉家几时重太平。中唐·作者:张籍《相和歌辞 董逃行》
江盘峡束春湍豪,风雷战斗鱼龙逃。中唐·作者:韩愈《贞女峡》
避灾朝穿晋帝屋,逃乱夜入楚王城。唐初·作者:李峤《宝剑篇》
妙年秉愿逃俗纷,归卧嵩丘弄白云。初唐·作者:宋之问《绿竹引》
君王先去主帅逃,叹息后人非继志。初唐·作者:岑羲《黄金台》
嵇康懒慢仍耽酒,范蠡逋逃又拂衣。唐·作者:苏广文《夜归华川因寄幕府》
苏晋长斋绣佛前,醉中往往爱逃禅。唐·作者:杜甫《饮中八仙歌》
徐州秃尾不足忆,汉阴槎头远遁逃。唐·作者:杜甫《观打鱼歌》
近闻犬戎远遁逃,牧马不敢侵临洮。唐·作者:杜甫《近闻》
牧出令奔飞百艘,猛蛟突兽纷腾逃。唐·作者:杜甫《荆南兵马使太常卿赵公大食刀歌》
下悯百鸟在罗网,黄雀最小犹难逃。唐·作者:杜甫《朱凤行》
逃名远去尘埃外,栖托空闲契上真。唐·作者:崔玄真《大还丹口诀》
身欲逃名名自随,凤衔丹诏降茅茨。中唐·作者:戎昱《赠韦况徵君》
莫学仲连逃海上,田单空愧取聊城。中唐·作者:刘长卿《送卢侍御赴河北》
逃蜂匿蝶踏地来,抛却斋糜一瓷碗。中唐·作者:孟郊《济源寒食 其二》
不知天下有几人,但见波逃如雨脚。唐·作者:殷济《无名歌》
闻道此中堪遁迹,肯容一榻学逃禅。唐·作者:牟融《题寺壁》
鍊丹文武火未成,卖药贩履俱逃名。唐·作者:王季友《酬李十六岐》
我逃名迹遁西林,不得灞陵倾别酒。唐·作者:刘商《姑苏怀古送秀才下第归江南》
董逃行,汉家几时重太平。中唐·作者:张籍《相和歌辞 董逃行》
江盘峡束春湍豪,风雷战斗鱼龙逃。中唐·作者:韩愈《贞女峡》
逃字的康熙字典解释
【逃】【酉集下】【辵字部】 逃; 康熙笔画:13; 页码:页1256第26〔古文〕 【唐韻】【集韻】【韻會】【正韻】 徒刀切,音陶。【說文】亡也。【書·牧誓】乃惟四方,多罪逋逃。【註】謂有罪逃亡之人也。 又【廣韻】避也,去也。【史記·吳世家】季札讓逃去。【註】謂讓位而逃也。【後漢·謝該傳】良才抱璞而逃,所謂往而不返者也。 又通作跳。逸去也。【史記·高祖紀】項羽圍成臯,漢王跳。【註】跳,音逃。【前漢·燕王澤傳】跳驅至長安。 又叶田黎切,音題。【劉歆·列女贊】衞君不聽,後果遁逃。許不能救,女作載馳。 《集韻》逃,俗作迯,非是。 ,古文造。考證:〔【史記·高帝紀】項羽圍成臯,漢王跳。〕 謹照原文高帝改高祖。〔【前漢·劉澤傳】跳驅至長安。【註】跳,音逃。〕 謹照原文劉澤改燕王澤。註跳音逃語見史記不在漢書,今移於上文漢王跳之下。〔【說文】逃,一作 。俗作迯。〕 謹按說文無此語。今照集韻改爲集韻逃,俗作迯,非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