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的含义

棃字的解释

  • 五行:
  • 康熙笔画:12
  • 拼音:
  • 繁体:
  • 笔画:12
  • 部首:

棃字寓意

【棃】 lí 同“梨”。

棃字解释

【棃】[①][lí][《廣韻》力脂切,平脂,來。]亦作“梸1”。亦作“1”。(1)果木名。落叶乔木,叶子卵形。花多为白色。果实多汁,可食。(2)梨树的果实。(3)草名。(4)年老。(5)通“剺”。割裂,剖离。(6)通“黎”。参见“梨庶”、“梨氓”。

棃字诗词来源

【棃】洛阳梨花落如雪。河边细草细如茵。南梁·作者:萧子显《燕歌行》
可怜少年把手时,黄鸟双飞梨花白。唐·作者:王宏《从军行》
寂寞空庭春欲晚,梨花满地不开门。唐初·作者:刘方平《春怨》
洛阳一别梨花新,黄鸟飞飞逢故人。盛唐·作者:李颀《遇刘五》
小山破体闲支策,落日梨花照空壁。盛唐·作者:李颀《咏张諲山水》
手指交梨遣帝食,可以长生临宇县。盛唐·作者:李颀《王母歌》
雨歇亭皋仙菊润,霜飞天苑御梨秋。盛唐·作者:王昌龄《九日登高》
胡部笙歌西殿头,梨园弟子和凉州。盛唐·作者:王昌龄《殿前曲二首 其二》
落落寞寞路不分,梦中唤作梨花云。盛唐·作者:王昌龄《梅诗》
洛阳梨花落如霰,河阳桃叶生复齐。唐·作者:崔国辅《白纻辞二首 其一》
桃花细逐杨花落,黄鸟时兼白鸟飞。唐·作者:杜甫《曲江对酒》
庭前八月梨枣熟,一日上树能千回。唐·作者:杜甫《百忧集行》
梨园子弟散如烟,女乐馀姿映寒日。唐·作者:杜甫《观公孙大娘弟子舞剑器行》
翠瓜碧李沈玉甃,赤梨葡萄寒露成。唐·作者:杜甫《解闷十二首 其十一》
洛阳三月梨花飞,秦地行人春忆归。盛唐·作者:崔颢《杂曲歌辞 渭城少年行》
棠梨宫中燕初至,葡萄馆里花正开。盛唐·作者:崔颢《杂曲歌辞 渭城少年行》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唐·作者: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梁园二月梨花飞,却似梁王雪下时。唐·作者:岑参《梁园歌送河南王说判官》
东城社日催巢燕,上苑秋声散御梨。唐·作者:钱起《送河南陆少府》
长信梨花暗欲栖,应门上籥草萋萋。唐·作者:王沈《相和歌辞 倢伃怨》

棃字的康熙字典解释

【棃】【辰集中】【木字部】 棃; 康熙笔画:12; 页码:页531第14【唐韻】力脂切。【集韻】【韻會】良脂切, 音犂。【說文】果名。【爾雅·釋木】棃,山樆。【疏】在山曰樆,人植曰棃。【陶弘景·別錄】棃性冷利,多食損人,謂之快果。 又【揚子·方言】眉、棃、耊、鮐,老也。東齊曰眉,燕代之北鄙曰棃。【詩·大雅·行葦傳】耇,凍棃也。賈云:凍棃色似老人面有浮垢。 又通剺。【揚雄·長楊賦】分棃單于,磔裂屬國。【淮南子·齊俗訓】伐楩、枏、豫章而剖棃之。 又蛤棃,蟲名。【淮南子·道應訓】盧敖倦龜殻而受蛤棃。 又【崔豹·古今註】蜻蛉之小而黃者曰胡棃。 又草名。【山海經】大山有草名棃,其葉狀如荻而赤,花可以巳疽。 又【集韻】【韻會】憐題切【正韻】鄰溪切, 音黎。義同。

与棃字同五行属的字

    与棃字有相同康熙笔画数的字

    与棃字有相同简体笔画数的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