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的含义

蔾字的解释

  • 五行:
  • 康熙笔画:18
  • 拼音:
  • 繁体:
  • 笔画:15
  • 部首:

蔾字寓意

【蔾】 lí 同“藜”。

蔾字解释

【蔾】[①][lí][《廣韻》力脂切,平脂,來。][《廣韻》郎奚切,平齊,來。]同“藜1”。蒺藜。

蔾字诗词来源

【蔾】藜羹被褐环堵中,岁晚将贻故人耻。盛唐·作者:李颀《荅高三十五留别便呈于十一》
积雨空林烟火迟,蒸藜炊黍饷东菑。盛唐·作者:王维《积雨辋川庄作》
汉兵奋迅如霹雳,虏骑崩腾畏蒺藜。盛唐·作者:王维《老将行》
杖藜雪后临丹壑,鸣玉朝来散紫宸。唐·作者:杜甫《冬至》
年过半百不称意,明日看云还杖藜。唐·作者:杜甫《暮归》
衰颜更觅藜床坐,缓步仍须竹杖扶。唐·作者:杜甫《寒雨朝行视园树》
妻儿待我且归去,他日杖藜来细听。唐·作者:杜甫《别李秘书始兴寺所居》
白头老罢舞复歌,杖藜不睡谁能那。唐·作者:杜甫《夜归》
明知来问腆我颜,杖藜强起依僮仆。唐·作者:杜甫《醉为马坠诸公携酒相看》
肠断春江欲尽头,杖藜徐步立芳洲。唐·作者:杜甫《绝句漫兴九首 其五》
杖藜叹世者谁子,泣血迸空回白头。唐·作者:杜甫《白帝城最高楼》
时人多笑乐幽栖,晚起闲行独杖藜。唐·作者:秦系《耶溪书怀寄刘长卿员外》
此君与我在云溪,劲节奇文胜杖藜。唐·作者:护国《赠张驸马斑竹柱杖》
幸免低头向府中,贵将藜藿与君同。中唐·作者:严维《酬诸公宿镜水宅》
或掉轻舟或杖藜,寻常适意钓前溪。中唐·作者:郎士元《赠强山人》
新田绕屋半春耕,藜杖闲门引客行。唐·作者:法振《张舍人南溪别业》
藜杖懒迎征骑客,菊花能醉去官人。中唐·作者:刘长卿《酬屈突陜》
闲卧藜床对落晖,翛然便觉世情非。中唐·作者:权德舆《田家即事》
桦巾木屐沿流步,布裘藜杖绕山回。唐·作者:寒山《诗三百三首 其二百五》
杖藜因贪仰面看,碍石牵萝错移屐。中唐·作者:韩愈《题西白涧》

蔾字的康熙字典解释

【蔾】【申集上】【艸字部】 蔾; 康熙笔画:18; 页码:页1056第19【唐韻】力脂切,音棃。【玉篇】蒺蔾。【韻略】旱草。【師曠曰】歲欲旱,草先生蒺蔾也。【易·困卦】據于蒺蔾。 又蔾蘆,見蘆字註。 又姓。【通志·氏族略】淮南有此姓。 又【韻會】憐題切,音黎。入齊韻,訓義同。

与蔾字同五行属的字

    与蔾字有相同康熙笔画数的字

    与蔾字有相同简体笔画数的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