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的含义

粒字的解释

  • 五行:
  • 康熙笔画:11
  • 拼音:
  • 繁体:
  • 笔画:11
  • 部首:

粒字寓意

【粒】 lì 成颗的东西,细小的固体:米。盐。颗子(a.成果的、细小的东西,“子”读轻声;b.指“基本子”,物理学上指构成物体的最简单的物质)。 量词,多指颗状的东西:一米。一珍珠。

粒字解释

【粒】[①][lì][《廣韻》力入切,入緝,來。](1)谷米之。(2)泛指状之物。(3)以谷米为食。(4)量词。用于细小状之物。

粒字诗词来源

【粒】烝民乃粒有牲刍。南梁·作者:沈约《梁三朝雅乐歌十九首 其十一》
金昙百粒送分身,山中二月娑罗会。唐·作者:张说《送考功武员外学士使嵩山署舍利塔》
三粒黄金名鈇钺,一颗真珠北落门。唐·作者:王希明《丹元子步天歌 其六 北方七宿》
万事纠纷犹绝粒,一官羁绊实藏身。唐·作者:杜甫《寄常徵君》
香稻啄馀鹦鹉粒,碧梧栖老凤皇枝。唐·作者:杜甫《秋兴八首 其八》
公卿红粒爨丹桂,黔首白骨封青苔。唐·作者:钱起《秋霖曲》
松膏乳水田肥良,稻苗如蒲米粒长。唐·作者:元结《说洄溪招退者》
不然绝粒升天衢,不然鸣珂游帝都。唐·作者:李泌《长歌行》
碧涧苍松五粒稀,侵云采去露沾衣。中唐·作者:韦应物《紫阁东林居士叔缄赐松英丸捧对忻喜盖非尘侣之所当服辄献诗代启》
马生一立心转坚,知其丹白蒙哀怜。中唐·作者:韦应物《马明生遇神女歌》
五粒松英大麦芒。古藤蚴蟉毒龙骧。唐·作者:秦瑀《柏梁体状云门山物》
饥餐一粒伽陀药,心地调和倚石头。唐·作者:寒山《诗三百三首 其一百九十三》
愿乞野人三两粒,归家将助小庭幽。中唐·作者:王建《题江寺兼求药子》
九灵洞口行应到,五粒松枝醉亦攀。中唐·作者:张籍《送韩侍御归山》
我为侯生不能已,盘针擘粒投泥滓。中唐·作者:韩愈《赠侯喜》
他日药成分一粒,与君先去扫天坛。唐·作者:白居易《天坛峰下赠杜录事》
净淘红粒罯香饭,薄切紫鳞烹水葵。唐·作者:白居易《池上小宴问程秀才》
白发万茎何所怪,丹砂一粒不曾尝。唐·作者:白居易《对镜偶吟赠张道士抱元》
啾啾饮食滴与粒,生死亦足终天年。中唐·作者:柳宗元《杂曲歌辞 其一 行路难三首》
恐是麻姑残米粒,不曾将与世人看。唐·作者:施肩吾《洗丹沙词》

粒字的康熙字典解释

【粒】【未集上】【米字部】 粒; 康熙笔画:11; 页码:页907第22〔古文〕 【廣韻】【集韻】【正韻】 力入切,音立。米粒也。【小爾雅】生曰穀謂之粒。【孟子】樂歲粒米狼戾。【註】粒米,粟米之粒也。【拾遺記】員嶠之山名環丘,粟生穟高五丈,其粒皎然如玉。 又【說文】糂也。【書·益稷】烝民乃粒。【傳】米食曰粒。【疏】今人謂飯爲米糂,遺餘之飯,謂之一粒兩粒,是米食曰粒,用米爲食之名也。【禮·王制】有不粒食者矣。 又通作立。【詩·周頌】立我烝民。【註】立、粒通。

与粒字有相同康熙笔画数的字

与粒字有相同简体笔画数的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