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的含义

急字的解释

  • 五行:
  • 康熙笔画:9
  • 拼音:
  • 繁体:
  • 笔画:9
  • 部首:

急字寓意

【急】 jí 焦燥:燥。着。焦。 气恼,发怒:眼。 使着:这件事真人。 匆促:促。功近利(于求目前的成效和利益)。 迅速,又快又猛:流。进。先锋。风暴雨。 迫切,要紧:切。诊。事。 严重:告。 对大家的事情或别人的困难尽快帮助:人之难。

急字解释

【急】[①][jí][《廣韻》居立切,入緝,見。](1)褊躁。(2)心;着。(3)要紧,重要。(4)重视。(5)迫切;需。(6)迫使;逼迫。(7)疾速。(8)猛烈;剧烈。(9)危。(10)指困难。(11)谓解救难。(12)指声音促。(13)犹先。谓时间或次序在前。(14)严格;严厉。(15)坚,坚实。(16)紧;缩紧。(17)同“激”。刺激,使激动。(18)古代休假名。

急字诗词来源

【急】寒光萧条候虫急。南朝宋·作者:鲍照《代白纻舞歌词四首 其三》
催弦急管为君舞。穷秋九月荷叶黄。南朝宋·作者:鲍照《代白纻曲二首 其一》
秋雁度兮芳草残,琴柱急兮江上寒。南梁·作者:江淹《谣》
赴曲君前未忍归。上声急调中心飞。南梁·作者:萧衍《白纻辞二首 其二》
蠡浦急兮川路长,白云重兮出帝乡。南梁·作者:萧纲《应令诗》
洛阳男儿急作髻。瑶光寺尼夺作婿。南北朝·作者:无名氏《杨衒之引语》
飙流劲润逝若飞。山高帆急绝音徽。南北朝·作者:沈满愿《晨风行》
求仁义急于水火,用礼让多于菽粟。北周·作者:庾信《周五声调曲二十四首 其十五》
百日天子急如火。北齐·作者:陆法和《谶诗二首 其一》
时分年移竟不归,偏憎寒急夜缝衣。陈朝·作者:张正见《赋得佳期竟不归诗》
风急金乌翅自转,汀长锦缆影微悬。西梁·作者:沈君攸《桂楫泛河中》
走如流水得周局。智者察之知急速。隋·作者:无名氏《老君十六变词 其六》
凤皇楼上吹急管,落日裴回肠先断。唐·作者:王宏《从军行》
态聚?还急,骄凝骤不移。武周·作者:薛曜《舞马篇》
急桨争标排荇度,轻帆截浦触荷来。初唐·作者:李适《帝幸兴庆池戏竞渡应制》
腊月凝阴积帝台,豪歌急鼓送寒来。唐·作者:张说《杂曲歌辞 其三 苏摩遮》
黄莺急啭春风尽,斑马长嘶落景催。唐·作者:苏颋《赠彭州权别驾》
天门街里倒天枢,火急先须卸火珠。唐·作者:李休烈《咏铜柱》
风急云惊雨不成,觉来仙梦甚分明。盛唐·作者:李隆基《幸蜀回居南内梦中见妃子于蓬山太真院作诗遗之使焚于马嵬山下》
头戴獬豸急晨趋,明光殿前见天子,今日应弹佞倖夫。唐·作者:丁仙芝《戏赠姚侍御》

急字的康熙字典解释

【急】【卯集上】【心字部】 急; 康熙笔画:9; 页码:页381第21【廣韻】【正韻】居立切【集韻】【韻會】訖立切, 音伋。【釋名】急,及也,言操切之使相逮及也。 又【說文】褊也。【後漢·范丹傳】以狷急不能從俗,常佩韋于朝。 又【廣韻】疾也。【增韻】迫也。 又窘也。【禮·王制】國無六年之畜曰急。【史記·周本紀】囊王告急于晉。 又請急,古休假名。晉令急假者,一月五急。 本作 。【說文】从心及聲。隸作急,刍卽及字。【歐陽氏曰】俗作 ,非。

与急字有相同康熙笔画数的字

与急字有相同简体笔画数的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