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的含义

軹字的解释

  • 五行:
  • 康熙笔画:12
  • 拼音:zhǐ
  • 繁体:
  • 笔画:12
  • 部首:

軹字寓意

【軹】 zhǐ 见“轵”。

軹字解释

【軹】[①][zhǐ][《廣韻》諸氏切,上紙,章。]“轵1”的繁体字。(1)车毂外端贯穿车轴的细孔。(2)车轴头。(3)车两輢横直交结之木。(4)古县名。在今河南省济源县。(5)通“枳”。歧。(6)通“枝”。(7)通“只”。语气词。

軹字诗词来源

【軹】轵深井里有屠者,荆歌壮士不复还。北宋·作者:李之仪《王为道东轩梅花小桃相次弄色置酒见邀出琉璃盆浸花贮酒半移即花既辞留名壁间》
轵井夫人风义远,阜陵丞相典刑存。南宋·作者:刘克庄《聂令人挽诗》
目中有神乃识真,白玉为轵装车轮,里以天上翠织成。南宋·作者:白玉蟾《题黄庭经后》
轵道牵羊事已非,更堪行酒著青衣。金末元初·作者:杨奂《读汝南遗事二首 其一》
龙文又徙阳人聚,鸟篆谁堪轵道傍。元·作者:汪云龙《吴山感兴 其二》
目中有神乃识真,白玉为轵装车轮。元·作者:赵孟頫《题黄素黄庭后此书飘飘有仙气意其为扬许旧迹盖人间至宝伯几所藏也》
龙文不徙阳人聚,鸟篆终降轵道旁。元·作者:杨载《次韵钱唐怀古四首 其三》
行宫典礼犹存汉,轵道山河已易秦。元·作者:陈旅《元宵怀钱塘》
轵道苍茫异古今,长镵相伴坐岩阴。元·作者:刘跃《毛女图为用极题 其一》
崖山楼船归不归,七岁呱呱啼轵道。元末明初·作者:杨维桢《古观潮图》
渑池北入河流去,轵道西连草树荒。元末明初·作者:陈亮《拟咸阳怀古》
自从轵道释降王,火旗龙马趋咸阳。元末明初·作者:陶安《河如带》
百尺降旗轵道傍,十二金人泪如水。元末明初·作者:释宗泐《祖龙歌行》
白马系组轵道边,碙川崖山复颠连。明·作者:童冀《跋文丞相遗墨》
函谷泥丸一旦开,轵道降人帝车覆。明·作者:陈伯康《鸿门宴》
素车来降轵道旁,诸侯有约当为王。明·作者:董纪《霸上军》
阿房已灰四海沸,轵道羊车诚可怜。明·作者:陈琏《登歌风台》
秪喜羊车游别院,不堪轵道驾牛车。明·作者:薛瑄《咏史》
邦基削尽师臣逐,轵道人降子婴哭。明·作者:张宪《李嵩宋宫观潮图》
终然稽首轵道傍,杨隋历数归李唐。明·作者:南孝温《花园》

軹字的康熙字典解释

【軹】【酉集下】【車字部】 軹; 康熙笔画:12; 页码:页1242第15【廣韻】【正韻】諸氏切【集韻】【韻會】掌氏切, 音紙。【說文】車輪小穿。【釋名】軹,指也。如指而見于轂頭也。【周禮·夏官·大馭】祭兩軹。【註】軹,謂轊頭也。 又縣名。【史記·漢高祖紀】秦王子嬰降軹道旁。 又岐也。【爾雅·釋地】北方有軹首蛇。【註】岐頭蛇也。 又語辭。【莊子·大宗師】許由曰:而奚來爲軹。【註】軹、只同。 又藥名。【本草】連翹。一名軹。

与軹字有相同康熙笔画数的字

与軹字有相同简体笔画数的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