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的含义

飮字的解释

  • 五行:
  • 康熙笔画:13
  • 拼音:yǐn
  • 繁体:
  • 笔画:13
  • 部首:

飮字寓意

【飮】 yǐn 同“饮”。 yìn 同“饮”。

飮字解释

【飮】[①][yǐn][《廣韻》於錦切,上寢,影。]亦作“淾1”。亦作“1”。“饮1”的繁体字。亦作“1”。(1)喝。(2)专指喝酒。(3)犹吸。(4)漱。(5)隐没。(6)受;享受。(7)含忍。参见“飲恨”。(8)酒。(9)指水。(10)泛指饮料,浆汤。(11)指酒席。(12)指饮酒礼。(13)中医指一种服用不定时不定量的汤药。(14)中医病证名。[②][yìn][《廣韻》於禁切,去沁,影。]亦作“淾2”。“饮2”的繁体字。亦作“2”。(1)给人、畜喝水。(2)以酒食款待,宴请,行饮酒礼。(3)使滋润不干枯。(4)谓满足。(5)度声。古代指调试乐调。

飮字诗词来源

【飮】山中人兮芳杜若,饮石泉兮荫松柏。战国楚国·作者:屈原《九歌 其九 山鬼》
饮清泉兮□□□。汉·作者:无名氏《张公神碑歌》
啄食楝实饮华池。东汉·作者:崔骃《七言诗》
始诸饮食物之初。南梁·作者:沈约《梁三朝雅乐歌十九首 其十一》
轺车北来如穿雉。不意虏马饮江水。南北朝·作者:无名氏《元嘉中魏地童谣》
不如饮酒高阳池,日暮归时倒接䍦。北周·作者:庾信《杨柳歌》
落其实者思其树,饮其流者怀其源。北周·作者:庾信《周五声调曲二十四首 其十九》
绿觞素蚁流霞饮,长袖清歌乐戏州。隋·作者:杨广《江都宫乐歌》
杯至定知悬怪晚,饮尽祇应速唱看。唐初·作者:王绩《过程处士饮率尔成咏》
扣冰晨饮黄河源,拂雪夜食天山草。初唐·作者:乔知之《羸骏篇》
青松乐饮无容色,白骨生苔有岁年。初唐·作者:刘希夷《北邙篇》
始安繁华旧风俗,帐饮倾城沸江曲。初唐·作者:宋之问《桂州三月三日》
山出尽如鸣凤岭,池成不让饮龙川。初唐·作者:沈佺期《侍宴安乐公主新宅应制》
飞燕侍寝昭阳殿,班姬饮恨长信宫。初唐·作者:沈佺期《凤箫曲》
剑戟百磨岩石裂,骅骝群饮泽泉乾。初唐·作者:陈元光《候夜行师七唱 其六》
不降玉人观禊饮,谁令醉舞拂宾筵。唐·作者:张说《三月三日诏宴定昆池宫庄赋得筵字》
正逢天下金镜清,偏加日饮醇醪意。唐·作者:张说《城南亭作》
夜夜恒飞银汉曲,朝朝常饮玉池澜。初唐·作者:武三思《仙鹤篇》
逍遥常饮月魂津,灌溉灵根道德新。唐·作者:张果《玄珠歌 其十七》
铜炉将炙相欢饮,星宿纵横露华白。盛唐·作者:李颀《欲之新乡荅崔颢綦毋潜》

飮字的康熙字典解释

【飮】【戌集下】【食字部】 飮; 康熙笔画:13; 页码:页1417第19〔古文〕 淾 【廣韻】【集韻】【韻會】【正韻】 於錦切,音上聲。【玉篇】咽水也。亦歠也。【釋名】飮,奄也。以口奄而引咽之也。【周禮·天官·膳夫】飮用六淸。又【酒正】辨四飮之物:一曰淸、二曰醫、三曰漿、四曰酏。【註】淸渭醴之泲者,醫卽內則以酏爲醴者,漿今之酨漿,酏今之粥也。 又漱也。【儀禮·公食大夫禮】賔坐祭,遂飮奠於豐上。【註】飮,潄也。 又隱也。【後漢·蔡邕傳】邕上疏曰:臣一入牢獄,當爲楚毒所迫趣,以飮章辭情,何緣復聞。【註】趣音促,飮猶隱也,今匿名文書也。 又【正字通】樂律有聲飮,以聲相轉而合也。梁武帝自制四器,名曰通,每通施三絃,因以通聲,隨聲酌其淸濁高下也。 又飮器,溺器也。【戰國策】趙襄子殺智伯,漆其頭以爲飮器。【註】溺器。或曰酒器。 又受箭曰飮箭。【郭璞·蛟贊】漢武飮羽。 又【廣韻】於禁切,音蔭。以飮飮之也。【禮·檀弓】酌而飮寡人。【左傳·昭二十六年】成人伐齊師之飮馬于淄者。 又【莊子·則陽篇】或不言而飮人以和。 【說文】或作 。通作飮。互詳酉部酓字註。考證:〔【周禮】【酒正】辨四飮之物。一曰淸【註】淸渭酒之洓者。〕 謹照原註酒改醴。洓改泲。

与飮字同五行属的字

    与飮字有相同康熙笔画数的字

    与飮字有相同简体笔画数的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