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的含义

鰭字的解释

  • 五行:
  • 康熙笔画:21
  • 拼音:
  • 繁体:
  • 笔画:21
  • 部首:

鰭字寓意

【鰭】 qí 见“鳍”。

鰭字解释

【鰭】[①][qí][《廣韻》渠脂切,平脂,羣。]“鳍1”的繁体字。鱼类和其他水生脊椎动物的运动器官。由刺状的硬骨或软骨支撑薄膜而成。按它所在的部位,可分为胸鳍、腹鳍、背鳍、臀鳍和尾鳍。

鰭字诗词来源

【鰭】双鳃呀呷鳍鬣张,蹳刺银盘欲飞去。盛唐·作者:李白《詶中都小吏携斗酒双鱼于逆旅见赠》
筋疲力竭波更大,鳍燋甲裂身已乾。中唐·作者:元稹《有酒十章 其五》
蛟龙回泊鳍鳞动,燕雀飞翻羽翮迟。北宋·作者:彭汝砺《江流》
斜风送浪回赪尾,浅水平沙走素鳍。宋·作者:李弥逊《次韵赵道夫待制放鱼之作》
画工定自知鱼乐,掉尾扬鳍固多变。宋·作者:王灼《题冯申之所藏徐皋鱼》
鱼龙振鳍熟睡醒,桃李一笑韶颜开。南宋·作者:陆游《雷》
自今起仁略炮燔,纵彼川泳鳞鳍掀。南宋·作者:员兴宗《永嘉水》
水清沙浅见鱼鳍,雪净天空数雁飞。南宋·作者:陈宓《秋夜》
人物渺然吁可叹,凭谁指出植鳍翁。宋末元初·作者:马廷鸾《赠相士二首 其一》
人物山川相与重,是间知有植鳍翁。宋末元初·作者:马廷鸾《梅岩》
出处难为卜筮谋,植鳍无复转岩求。宋·作者:胡仲弓《和刘后村杂兴 其三》
懒为翻身归故窟,暂戢鳞鳍此中住。元·作者:张仲深《白龙洞》
锦鳞队队晃光彩,扬鳍掉尾噞喁吹。元·作者:何景福《画鱼》
貌如削瓜帝治开,背如植鳍王业建。元末明初·作者:杨维桢《秀州相士歌》
朝来磨刀向素鳍,犹带鯹风忍烹割。明·作者:钱子正《食江鱼》
扬鳍鼓鬣忽飞去,千峰万壑皆雷声。明·作者:黄泽《送乡友刘宗绶应召之京》
鳍鬣乱欺林笋绿,腹腴微带法糟红。明·作者:史鉴《谢沈彦祥茶鱼之贶二首 其二》
高阳子醉起立轩,头悸发竖如张鳍。明·作者:申用溉《风雨吟。次士浩韵》
共喜腴鳍贱土苴,却令粒米胜琼玖。清·作者:彭孙遹《鱼头集》
赤龙焚蕴修鼋浮,苍虬揵鳍海马哭。清·作者:弘历《玉瓮歌》

鰭字的康熙字典解释

【鰭】【亥集中】【魚字部】 鰭; 康熙笔画:21; 页码:页1476第17【廣韻】渠脂切【集韻】【韻會】渠伊切, 音祁。魚脊上骨。【禮·少儀】夏右鰭。【註】脊也。【疏】夏時陽氣在魚脊,故右鰭。【史記·司馬相如傳】揵鰭擢尾。【註】正義曰:鰭,魚背上鬣也。又【玉篇】與鮨同。魚名。又鮓屬。

与鰭字有相同康熙笔画数的字

与鰭字有相同简体笔画数的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