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的含义

楞字的解释

  • 五行:
  • 康熙笔画:13
  • 拼音:léng
  • 繁体:
  • 笔画:13
  • 部首:

楞字寓意

【楞】 léng 〔场〕木材采运过程中汇集、堆存和转运的场所。 同“棱”。

楞字解释

【楞】[①][léng][《廣韻》魯登切,平登,來。](1)棱角。参见“角”。(2)物体上一条条凸起来的部分。(3)凸起,暴起。(4)量词。(5)译音用字。参见“伽”。[②][lèng](1)失神,发呆。(2)凶狠;蛮横。(3)冒失,鲁莽。(4)猛,猛烈。(5)副词。宁,宁愿。(6)副词。竟,竟然。(7)副词。很,非常。(8)词缀。

楞字诗词来源

【楞】朝持手板望飞鸟,暮诵楞伽对空室。盛唐·作者:李颀《送刘四赴夏县》
山阴老僧解楞伽,颍阳归客远相过。唐·作者:岑参《偃师东与韩樽同诣景云晖上人即事》
一持楞伽入中峰,世人难见但闻钟。唐·作者:岑参《太白胡僧歌》
朝从思益峰游后,晚到楞伽寺歇时。唐·作者:白居易《自思益寺次楞伽寺作》
人间此病治无药,唯有楞伽四卷经。唐·作者:白居易《见元九悼亡诗因以此寄》
白头居士对禅师,正是楞严三昧时。中唐·作者:白行简《见杭州乌窠和尚后作》
楞伽顶上清凉地,善眼仙人忆我无。唐·作者:李商隐《送臻师二首 其一》
卢楞伽画苔漫尽,殷仲堪碑雨滴穿。五代·作者:贯休《题东林寺四首》
秦客弈棋抛已久,楞严禅髓更无过。五代·作者:贯休《酬韦相公见寄》
吾师楞伽山中人,气岸古淡僧麒麟。五代·作者:贯休《经旷禅师院》
忆昔十四五年前苦寒节,礼师问师楞伽月。五代·作者:贯休《经旷禅师院》
张鸿诗在楞伽峡,韩愈碑留燕喜亭。五代至宋初·作者:骆仲舒《句》
汉公尝说惠泉师,解讲楞严解赋诗。北宋·作者:路振《题惠泉师壁》
行披老子五千字,坐读楞严十轴经。北宋·作者:释智圆《烟疾》
昔年曾见琅邪老,为说楞伽最上乘。北宋·作者:张方平《禅斋》
楞伽三万六千偈,百八句中成自性。北宋·作者:张方平《读楞伽经》
秋灯一点映笼纱,好读楞严莫念家。北宋·作者:王安石《再次前韵》
楞伽我亦见彷佛,岁晚所悲行路难。北宋·作者:王安石《赠彭器资》
星辰独尚孙知微,卢氏楞伽亦为伴。北宋·作者:沈括《图画歌》
东西路迷何苦渡,楞伽山下秋风凉。北宋·作者:沈辽《答林夫五颂次元韵 其三》

楞字的康熙字典解释

【楞】【辰集中】【木字部】 楞; 康熙笔画:13; 页码:页540第08與棱同。 又楞嚴,浮屠書名。 四方木。从罒,非。

与楞字有相同康熙笔画数的字

与楞字有相同简体笔画数的字